APP下载

试论外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8-02-24张聪

青年时代 2018年34期
关键词:跨文化

张聪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深化,我国与世界的联系也更为密切,想要保证交流过程当中的高效、准确就需要做好外语翻译工作,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意识概述出发,分析融合当地文化背景、构建良好教学氛围、提高实践应用重视等培养策略,为实现我国对外优质交流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外语翻译教学;跨文化;交际意识

各国之间联系在当前新时期背景下变得密切,无论是政治交往还是旅游行业都会涉及到很多对外联系的机会,在其中外语翻译起到直观重要的作用,由于各地之间历史文化、思维模式、语言习惯均有一定差异,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则无法实现正常、有效的沟通,因此分析相关培养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概述

早在20世纪60年代,“跨文化”一词就开始得到应用,通常定义上是指在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下生活的人相互交流时表现出的特性。这种“跨文化意识”的特点就是实现用语言结合文化从而实现语意准确传达。同时这种意识还涵盖了不容地域之间的多方面内容,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语言表达方式,例如:文化差异化中囊括了地理因素、风俗习惯等等。目前世界各国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始逐渐实现融合,“地球村”一词也深有体现,在面对这种发展趋势时更需要对不同类型的语言文化保证一种“求同存异”的思想。在实现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利用旅游、外贸等方式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突出在世界范围中的重要位置。近几年,受到跨文化交际意识影响,翻译教师也开始转变传统思想,将该意识理念深入融合到日常教学活动当中,但是受到传统阿拉伯语教学模式的制约,很多教师并不能真正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展研究,需要针对实际教学情况开展翻译人才培养策略的设计[1]。

二、翻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融合当地文化背景

阿拉伯语又被简化称为阿语,目前已经成为了西亚地区与北非地区的主要通用语言,截止到2017年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高达4.367亿人次在使用阿拉伯语进行交流,该语言应用范围广泛,目前在我国多所院校中都建立了对应课程。从上文所提到的跨文化概念中可以了解到,文化背景是构成不同语言发展效果的核心因素,由此可见在外语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应用到很多地区特色文化寓意。这也给翻译教学活动开展提出一定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渐变得成熟,在各行各业中都有体现,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技术实现培养目的,例如:在课堂前期利用计算机中大量网络资源进行备课,筛选具有特色的表现出文化特色的影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引导学生了解地域文化特色,某教师通过筛选多种影视资料,最终在课堂上播放了“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这一电影,应为其内容大多学生都有所了解,所以作为深入分析文化特点的资料比较合适。除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阅读与阿拉伯文化相关的书籍,通过多种方式并行深入其对于地域文化背景的认知。

(二)构建良好教学氛围

从实际教学模式效果反馈情况来看,无论是在学习什么内容时教学环境与氛围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以往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这种被动式教学模式无法突出学生在其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跨文化交流一是对于实现国际之间高效交流具有良好作用,甚至能够推动科学交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良好运行。基于这种重要意义,在开展对应阿拉伯语教学活动时,可以重视良好教学氛围的建立,由于文化差异所以中国文化中很多词语、语句不能直接翻译。教师可以针对这种情况开展活动,例如:某教师在翻译中国谚语时采用了异化同义模式,“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谚语中,如果仅仅直译为阿拉伯语,则不能清楚的表现出其文化特性。因此可以将其翻译成为“千里送朵花,胜似头骆驼”,因为阿拉伯人大多数都是游牧民族,所以在其日常生活中多以饲养牛羊、骆驼为主,“鹅”这种生活在水边的动物在其日常生活中很少能接触到,所以如果直译则不能表达原有含义,通过这点也可以看出来文化色彩对于语言的重要影響,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可以大量运用这种异化同意模式,构建出良好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跨文化的真正含义。

(三)提高实践应用重视

从根本上来看,进行外语翻译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实际交流上应用,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都过于看重语言、结构的运用,在翻译能力考核时也多从这点出现,这就导致在实际应用时,很多学生无法将知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导致翻译内容出现偏差,降低了其内容准确性,影响整体交流效果,想要改善这一情况就需要提高对语言实践应用的重视,明确翻译的本质。落实到具体教学活动中时,可以从多个方面协同入手,例如:学校可以开展对应阿拉伯语言知识竞赛,利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其中应用该语言。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来进行跨文化交流意识以及能力的培养,定期组织学生与阿拉伯语地区的留学生一同开展舞台剧、文化节等活动,在其中建立更多实际交流机会,另外还可以引进外教开展教学课程,让学生对地区文化有一个更加清楚、直观的认识,而且通过对外教进行提问,学生对知识内容有一个较好的梳理过程,不再局限于对知识的生搬硬套。需要注意的时,开展相关内容学习时,教师要重点关注阿拉伯语言中的禁忌与注意事项,引导学生用当地文化思维来进行交流,不能用自己固有的主观思维模式开展交流,很多时候,这种僵化思想都会引发不必要的交流误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多在课后拓宽自己知识面,加大对相关地区文化的了解[2]。

三、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已经占据了重要位置,因此进行外语翻译的机会也在不断加大,这种新形势不仅给相关培训工作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一定挑战,语言在形成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文化的影响,而反过来看亦是如此,两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就需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才能确保翻译内容符合表述人自身想要传达的意思,在开展对应教学活动时也需要将这种意识深入到其中,为社会各行业输出高质量的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章丽. 跨文化交际意识在陪同口译活动中的体现[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2]茹静.跨文化视野下的翻译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2(89):70-71.

猜你喜欢

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海外工程的跨文化管理
中日跨文化协作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也谈跨文化研究在中国
解读电视剧“鄙视链”——海外剧跨文化传播中的偏见
翻译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EFL/ESL课堂LC1与LC2的跨文化对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