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2018-02-24马婷婷王长宇安连超赫英娟张殿君王俊刚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4期
关键词:教育途径人文素质医学院校

马婷婷 王长宇 安连超 赫英娟 张殿君 王俊刚

【摘要】在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医学方面的人文精神,人文学科的建设和研究主要是为医学生提供优质的人文教育,指导学生并培养他们的崇高道德情感,创造力和开阔的视野。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以更高层次重新建立起人文学科在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4..02

医学人文教育是指为医学生发展人文素养的教育,医学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发展始于人类的良知,它的重点是人类的思想、心灵,应从发展的角度理解人文教育。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根据建立和发展现代医疗模式的需要,将知识学习、临床实践和每个学生的发展特点相结合,通过社会科学学科,特别是医学人文知识实现这一目标。挖掘学生固有的潜力和发展动力,使学生能够成为在医学专业领域、人文素养方面都成熟的人。

1 专注人文学科知识学习,开展人文教育

医学人文教育的特点与医学专业教学的准确性不同,强调态度观念,并与特定的文化联系在一起,重点是沉浸式学习和情感的转化。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强调人文知识基础,与历史等的学习结合在一起,促进古典的阅读,无论是古代历史还是现代人文学科,都是人文精神遗产,反映出无可衡量的价值,对学生价值观和思想品德都有一定的影響。阅读经典的作用是积累更灵活和更直接的人文知识,因为他们不受职业课程的约束。简而言之,阅读人文书籍有助于形成一种社科知识的基础,而这种知识反过来又有助于塑造人文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文素养的积累。

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医学教师对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们必须具备高水平的职业道德、医学知识和人文素质,所有行为,从衣服到言论,都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人文精神,体现医学和人文精神的结合。为了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必须深入终身学习的概念,积极促进教师的终身教育。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育不仅是医学技术的教学渠道,而且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渠道,将人文教育纳入医学课程,并有效促进医学院学生的人文素质发展。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职业道德等对学生进行教育,结合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学理论和实践的相关方面等紧密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这不仅反映了教学中的学生心理和社会医疗模式,而且还提高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以培养医学院学生人文素养。

2 专注理性思维培养,开启哲学思辩

指导医学院学生思考当前学习的知识和价值观,更好地了解生活的组成,全面分析实际生活价值和社会问题,并在思考答案时,从思考的逻辑转向自然、历史和生活的性质。关于人文问题的知识培训,在于它自己的内心思考,又在于人类社会的深刻价值观体系中,它利用人文素质和在现代文明过程中人文精神作为指导。目前,社会转型、文化多元性、多元价值观的共存,社会中人们态度和行为出现了混乱,因而要形成理性思维,使学生更加重视现实世界的和谐。重点关注环境影响,方法是通过哲学思想、传统优秀文化传播人文价值观,促进美学艺术的传播,通过独特的校园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等,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理性思维。

从医学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角度来看,传统思维向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过程,思想评估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得到加强。从社会的角度分析医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医学社会学等社会因素相互影响和制约,这些社会因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宗教等因素,此外还有医学上的社会关系、医学和伦理之间的关系。从认知的角度,通过医学哲学、逻辑学,帮助学生学习人类医学、医学伦理、医学哲学的相关概念,研究医学模式的形成、作用和发展,以及医学思维逻辑模式的逻辑方法,促进医学领域的美学原则,遵守医学上的原则,提高个体生活质量。

3 专注情感体验,完善人文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改善个人生活方式、生存态度的过程,即学习者是生活的对象,首先是感觉性和寻找、感知、选择和判断有意义的生活,而这反过来又会超越主体和对象。特别是在医疗实践中,临床模拟为学生提供了真正的刺激,将理论教育与社会问题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方法是模拟医学情景和传播医疗功能的临床实践等,将职业医学培训纳入临床实践中的做法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应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学习实践中的人文教育质量。首先,必须选择高水平的、人文素质、业务能力都较强教师,教师必须在塑造积极的医疗专业人员的日常工作和良好的医疗道德形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将专业能力和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将作为学习模式传授给学生。然后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常规学习实践、实习和案例研究的背景下举办讲座和案例分析,以便从伦理、社会和法律等不同角度思考和学习。解决各类争端和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在实际情况下的适应能力,使学生们认识到实习阶段不仅仅是专门技能的学习,而且也是人文知识的运用机会。

参考文献

[1] 杨华仁.新形势下医科院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西南师范大学,2002.

[2] 彭安辉,胡洪瑞,刘 丽,等.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毕业生医学人文素质调查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3):316-318,32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教育途径人文素质医学院校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探讨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