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多元课堂氛围 凸显国际理解教育
2018-02-24常莲
常莲
【内容摘要】当今世界是科技和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国际的竞争与合作、交流与对话越来越频繁。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是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学科渗透是国际理解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一位高中数学老师,笔者通过营造多元課堂氛围,有意识得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的知识、能力、态度和精神,使学生在中国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 数学课堂 多元 批判性思维
当今世界,科技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的竞争与合作、交流与对话日益频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之间的误解、矛盾和纠纷不仅存在,而且层出不穷。由此可见,增强国际间的交流、理解与合作是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国际理解教育也成为各国教育的热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的知识
国际理解知识,是对多元文化世界的客观而理性的认知。掌握国际理解知识是培养国际理解能力、端正国际理解态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即情境创设、建构数学、数学应用、归纳总结、拓展提升)中,笔者尤为关注情境问题和例题的选择,通过以文化、人口、公正、环境、资源、气候等重大国际问题为背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知识。
著名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26岁的时候,已经是比萨大学的教授了。那段时期的科学研究非常活跃,有很多崭新的科学发现,伽利略非常热衷于做实验,因为实验能帮助他了解各种现象的内在规律。据说,伽利略就是通过比萨斜塔实验,证明自由下落物体的运动规律的。物理下落的距离y(m)与下落时间x(s)之间近似地满足关系式y=4.9x2。
笔者以人口问题、比萨斜塔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这些熟悉的国际问题为背景展开本节课,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各国的文化、人口等情况。
二、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的能力
国际理解能力是从事国际理解教育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培养国际理解能力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其中,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是国际理解能力的最重要的两大方面。
批判是创新的先决条件。亚里士多德认为:“批判的目的在于能够从正反两面洞察出真理和谬误。”学生在高度认同、自觉拥护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上,对全球多元文化进行理性判断与甄别,去其糟泊,取其精华,克服偏见与傲慢,进而丰富、创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
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与国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沟通、相互协调,为求共赢发展,应多加强合作与交流。在学校生活中,由于学生的社会背景、知识、能力、个性和情感方面不同,由他们组成的学习小组讨论,通过鼓励同学之间积极交流与合作,并可以学会宽容与理解。
在课程目标的要求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批判与创新能力,在教学上,笔者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
案例3: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一节教学中,笔者采用问题链导学,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问题1、曲线上点P(x,y)到定点F(2,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l:x=-2 的距离之比是常数1,求动点P的轨迹。
问题2、曲线上点P(x,y)到定点F(2,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l:x=8 的距离之比是常数 ,求动点P的轨迹。
问题3、曲线上点P(x,y)到定点F(-4,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l:x=-1 的距离之比是常数2,求动点P的轨迹。
问题4、观察对比,动点P到定点F和到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d的比值,与该动点P的轨迹有什么关联?
初步结论:
问题5、以上的结论是否正确呢?如何证明?
问题6、已知点P(x,y)到定点F(c,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l:x=
的距离之比是常数 (a>c>0),求动点P的轨迹。
问题7、若(a>c>0)改为(c>a>0)呢?求动点P的轨迹。
通过分组求解问题1、2、3,让学生经历知识和方法的产生和发现过程,进而得出解决同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由特殊到一般,通过上面三个问题的探究,猜想验证、归纳结论,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其实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存在着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分享者的愿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其所能地创造条件,要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在参与中的体验和同伴互助的影响,借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与创新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既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探索,通过营造多元课堂氛围,有意识得渗透国际理解教育,这对于更好地发挥数学学科的文化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对于培养现代公民所必备的核心素养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