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古典教育到创业教育:社会变革与教育适应

2018-02-24刘海涛

关键词:就业教育创业教育

刘海涛

摘  要:在教育社会学视角下,教育是适应社会变化的产物。教育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经历了古典教育、近代就业教育和现代创业教育阶段。古典教育是为适应前工业社会社会的教育形式,教育分化不明显,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体现了教育的本真。近代工业社会,社会开始剧烈分化和异化,教育开始沦为就业的工具。现代信息科技背景下,教育向创新、创业目标转变,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和价值体现,教育开始回归。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教育的表现形式为就業教育和创业教育并存,逐步回归教育本真。

关键词:古典教育;就业教育;创业教育;社会变革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101(2018)06  0084  04

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是人的进步。人是适应性和创造性的统一,人的生命过程既是适应社会的过程,即社会化的过程;也是改造环境适应自己发展的个性化过程,即改造社会、创造知识的过程。从教育社会学视角,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的发展是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发展的水平、表现形式决定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发展,概念所囊括的事物的本质和内涵会发生变化。在新时代背景下,概念需要重新界定或者创造出新的概念来指代。严谨的学术论文的前提必定有个概念界定,说清楚接下来要论述之概念的具体内涵。教育就是这样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概念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新的概念来指代。古典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等就是这样随着新时代来临而产生的一系列概念。这里论述的教育指的是制度化教育,狭义的学校教育。本文论述的教育是正式的狭义的教育,不包括家庭教育、社会熏陶的社会教育。

一、古典教育

(一)时代背景

古典教育是指工业革命之前古典社会的教育形态。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主要使用牲畜、人力和帆船交通,长距离旅行非常不方便。诸多文明、国家间由于路途遥远,沙漠、隔壁、山岭、草原等横亘其间,且语言、价值观念差异巨大,交流非常困难[1]。交通困难导致地球上的文明之间交流不够深入,各文明社会基本是封闭的,按照自己的传统慢慢发展、独自成长,社会变化相对缓慢。古典社会维系社会的生产部门主要是农业、牧业和手工业,这些部门的生产技术简单,只需要简单的操作技巧,没有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两个方面:维持社会稳定,收取管理费用。这种管理是被动管理,国家管理部门并不干涉个人的发展。管理部门规模较小,方法简单,基本不需要专门的管理学和组织方面的知识。维系社会(国家)凝聚力的是伦理道德和宗教。我国古代社会王权只达到县一级,乡村社会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欧洲社会同样是这样。社会管理人员的选拔更多是以血缘等非知识性标准为主,辅以知识标准。在这种社会形态下,知识的作用体现的没有现代社会那么重要,有知识、有文化固然很好,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生活也不会差很多。人的发展更多是自主选择,自我完善的。

(二)古典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形式

古典教育的目的是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外在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教育遵循了自身的规律。在这种社会形态下,社会不会关心每个人的教育,没有“义务教育”,教育是个人自己的选择,社会成员不接受教育并不很大影响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选择教育是对自我全方位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学校办学规模和现代高校相比接受的学生要少的多。中国传统的书院教育、国子监、太学教育等办学规模都比较小,西方古希腊的学园教育、中世纪大学和公学教育等教育机构接受的学生也非常少,整个社会接受教育的人口比例都非常低。这种学校教育覆盖的范围一般很小,只有精英阶层的子女有机会能够享受到。中国古代书院、私塾虽然对学生的财产要求不高,但对学生的身份有严格限制:女人、曾经犯过罪者、屠夫、商人、娼妓等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只有出身清白、没有道德污点的人才士人和农民子弟才能参加,穷人的孩子只有被整个家族选中才有可能接受教育,而这是小概率的[2]。古典时期欧洲接受教育的子女主要是教士阶层、富裕的农民和商人子弟。

古典教育传授当时社会上最有价值的知识,如中国古典儒家教育传授的是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学知识,此类知识是当时社会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欧洲古典知识的核心是关于基督教的神学、宗教知识。古典学校教育没有大规模分科,每个学员需要学习当时社会上所有高深知识,精通当时社会所有最高深的学问,是全才和通才,如我国宋代沈括、欧洲亚里斯多德和达芬奇。古典学校教育没有强烈的就业目标,能否就业,能够找到工作基本不是教育需要考虑的内容。教育目的是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教育没有明显的分层,只是大致分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是传授基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基础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也包括小规模的学校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中间没有严格的过程性或总结性考试程序。在中国古代的基础教育主要是私塾承担,欧洲中世纪是先出现高等教育的“大学”后出现初等教育的公学。欧洲直到近代,对最高学问的标志就是授予“哲学博士”,而不是 “医学博士”“法学博士”等单科学位。这里的哲学博士意味着他已经掌握了当时最深、最全的知识。

二、就业教育

(一)时代背景

近代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导致两个连锁反应:知识分化和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由文艺复兴、宗教革命和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共同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开始快速发展,知识开始分化,并以学科的形式向各个领域纵深发展。人类的活动产生经验,经验的积累和消化形成碎片化认识,认识通过思考、归纳、理解、抽象而上升为知识,知识在经过运用并得到验证后进一步发展到科学层面上形成知识体系,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的知识体系根据某些共性特征进行划分而成学科。各学科知识开始爆炸式增长,每个人想穷尽所有知识已经不可能,个人只能选择某个学科和方向进行学习和研究,这种知识的发现方式和学习方式塑造了新的高校组织方式,高校的组织方式开始按照学科来设计。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根据知识的内在发展逻辑进行划分的知识体系。高等学校是传授高深知识的场所,高深知识的获得是以学科的发展为表现形式,高校教师是以学科为平台掌握知识和发展知识,离开了学科发展,现代高校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校学科的发展水平基本等于高校的水平。

近代工业生产的基本组织方式——机械化流水线生产模式要求岗位分工和细化,不同的岗位需要掌握不同层次的知识和不同层次的技能。这些技能包括基础性操作技能;综合应用、设计和开发技能;综合管理、统筹协调技能和创新能力等,这些不同岗位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称之为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专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不同的技能需要不同的教育来获得,教育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开始变化自己的形式和内容,将教育分为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基础教育是指学校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主流价值观教育,使人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专业教育是指学校按照社会各岗位需要的具体专业知识和技能分解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具体的岗位。高校适应社会岗位的变化,就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内容。高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符合社会岗位需求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是按照岗位来定义,按照专业来培养,因此,专业是高校连通社会的窗口。

(二)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表现形式

在分科教育、岗位教育的背景下,教育已经从原来的传授全部知识,变为传授部分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哪些知识重要、哪些知识值得学就是个问题,于是,产生了“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概念。“通识教育”概念是从西方教育传统里,从“自由人的教育(liberal education)”概念演化而来的。古希腊的“自由人”是指古希腊相对于奴隶的,享有公民权的自由人。自由人受到的教育称为“自由教育”。这种教育形式强调对整体知识的理解,对人的价值、意义的理解和工具知识的学习。“自由人教育”演变到当代称为“通识教育”,指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3]。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习之前,需要学习一些运用于人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知识。这些基本价值观教育、基本技能教育即是“通识教育”。

“素质教育”是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差而提出的概念,所谓“应试教育”是指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专门针对高考,提升高考成绩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这种教育模式下,高考考什么,中小学就教什么;不考的就不教不学。高考的一张试卷显然不可能衡量所有的能力和知识,而且不同类型的知识和能力表现的不同,某些能力和价值观如坚韧、积极平和等很难通过试卷体现出来,这种教育被命名为“应试教育”。为克服这种片面的教育的弊端,教育界创造出“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在中国教育语境中,素质教育指的是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核心素质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这里的“素质”就是将知识和能力分解为基本的、核心与非基本、非核心的知识和能力;教育没有办法传授所有知识,只能传授最有价值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能力和素质。

总之,在知识分化和工业化生产条件下,社会首先创造出各种岗位,对这些工作岗位进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分析来设计具体的专业,高校按照专业招生,学生按照专业学习,毕业后按照专业寻找工作,保证高校毕业的学生都有合适的工作岗位。知识分化和碎片化趋势明显,没有办法全部传授给学生,最有效率的办法是选择基本、通用的部分和具有方法论价值的部分进行传授,即“通识教育”或“素质教育”。

三、创业教育

社会进入21世纪,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特别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革命、人工智能革命的兴起,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工作更多是创造性工作,人们更多从事创新性学习,学校越来越从事创业教育,教学生创造新的岗位。

(一)社会背景

信息时代跟以往时代的不同在于,人们获得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包括两个途径:言传身教和图书。人们从言传身教获得的直接经验,从书本获取的间接经验。在阅读过程中,人们可以产生灵感,激发想象,进行再创造。人们通过学习前人的总结的知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创造,一点点积累创新。读书是和不认识的或者已经过世的先贤对话。人们通过读书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但这种对话是单向的交流,没有办法跟作者沟通,对知识的理解局限于自己的已有知识储备。在阅读图书文献的基础上,人们也通过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进行直接交流,通过直接交流,激发灵感,但这种交流的频率、形式都相对缺乏,受时空较大限制。人們就是通过这两种方式积累知识,发展知识的。

这两种方式在信息时代,就凸显了不足。相比传统的学习方式,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有两个巨大的优势。首先,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在线获取几乎无限广度和深度的知识,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的知识,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免费)获取足够多的知识,可以同时将多种不同观点的知识相比较,这种知识的获取的深度、广度和便利性是纸质书籍难以比拟的。其次,互联网下可以实现多人同时在线交流,可以和作者在线交流。这种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是传统的减免交流方式无法比拟的,互联网也更容易创造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这两种便利条件下,人们可以极为便利地对知识进行自主重新组织、综合和拆分,形成新的知识,即创新。在互联网时代,创新不再仅仅是大学里系统掌握高深知识的专家学者的事,普通大学生也可以做到,也可能成为创新的主体。教育的无限可能展现在眼前,教育不在仅仅是传授现存的、既有的知识,教育还能传授某些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创新知识[4]。教育的功能开始分化,在传统的知识传承的基础上,向知识创新过渡。创新教育意味着教育的重点不再是接受已知的系统知识,还要具有怀疑精神、创新精神,通过已知的知识创造出新知识。

新的知识、新的服务不时涌现,这些新的知识、新的服务造就新的就业岗位。教育不再只是为社会既有的工作岗位提供人才,同时培养出能够创造工作岗位人才,这种教育不再是就业教育,变成了创业教育。所谓创业教育,是针对以往“就业教育”的改进和补充。既可以理解为培养企业家的教育,也可以理解为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基本创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活力的教育形式[5]。

(二)表现形式

在信息时代,教育不仅仅是为了适应社会已经存在的工作岗位,教育开始关注学生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向创业教育转舵。因此,从小学到大学,创新开始成为教育的基本理念,贯穿、内化于所有教育内容、教育计划。创新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模式,也可以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其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再仅仅是求职者,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6]。

正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创业教育在美国首先兴起。美国语境下的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可以理解伟企业家精神教育,即培养创业意识的教育。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开启我国创业教育的先河。随后在教育部推动下,2002年4月在清华、北航、人大、上交等9所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试点,正式启动我国创业教育工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形式[7]。

2014年李克强总理强力推动下,创业教育大规模走进高校。当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行程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号召。李克强强调指出:“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更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中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本身就是规模宏大的创新行动,今后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仍然蕴藏在制度变革之中。”[8]李克强总理强调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给高校带来巨大震动,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始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未来教育——分化与融合

教育作为人类增进自己知识、能力的手段,是历史的产物。不同的时代、人类发展的需求不同,教育的目的、手段、目标和表现形式等必定不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总体来说是分化和综合两种趋势同时并存。一方面,人们在追求知识的分化,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有助于我们了解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的进展如此迅速,以至于每个人几乎无法掌握所有的知识,只能在某个很小的范围内学习和工作。认识的分化创造具体、特定的工作岗位,工作岗位决定特定的知识结构,教育需要适应岗位的需求,就业教育是长期存在的。同时,未来的信息时代,人们更需要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工作。学习创造出新的岗位,创新性教育在未来教育的地位会越来越高。两种教育必将长期共存。

参考文献:

[1]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332.

[2]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219-232.

[3]  李引进.通識教育的裂变与重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2.

[4]  付八军. 创业型大学分类体系的探讨与构建[J]. 高校教育管理,2018(6):74-81.

[5]  茹宁,沈亚平.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三项设计原则[J].中国大学教学,2013(4):42.

[6]  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12.

[7]  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43.

[8]  中国新闻网.李克强倡导“万众创新”:为中国经济升级版发力[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9-12/6587454.shtml?qq-pf-to=pcqq.group.

[责任编辑:吴晓红]

猜你喜欢

就业教育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失衡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探索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环节的融合
对高等职业学校生存价值的思考
搭建高效的劳动就业教育平台提升就业管理水平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