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与分析
2018-02-24朱敏洁
朱敏洁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8.35.037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该院眼科96例(117眼)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常规西医治疗+中医辨证论治,50例59眼)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46例58眼),对比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经治疗,实验组临床治愈30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93.22%)高于对照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4,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视功能及角膜组织结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12(b)-0037-03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角膜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致盲率均居角膜病首位,是当今危害严重的病毒感染性眼病之一[1]。该病发病率高,起病急骤,类型多样,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发病与被感染HSV株及感染者免疫状态有关。近年,随着广谱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的广泛及不合理使用,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药物治疗是现阶段临床治疗HSK的主要方法,但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控制HSK复发的药物,而反复发作的HSK会严重危害视功能,甚至导致失明,因此,探寻该病有效治疗方法已成为眼科亟待解决的课题[3]。中医治疗眼科疾病历史悠久,早在商朝时期即有关于“疾目”的记载,春秋时期已加以分类,积累了宝贵经验[4]。该院近年基于中医辨证论治基本原则予以HSK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理想效果,文章现以2015年1月—2017年5月该院96例患者为例进行分析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眼科收治的96例(117眼)HSK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以点状、树枝状角膜炎,地图状、星芒状角膜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抗HSV抗体阳性,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59眼):男28例(34眼),女22例(25眼);年龄13~67岁,平均(38.6±9.3)岁;病程最短3 d,最长5个月余;中浅层型31眼,深层型28眼。对照组(46例,58眼):男26例(35眼),女20例(23眼);年龄13~66岁,平均(38.2±9.1岁);病程最短4 d,最长近6个月;中浅层型32眼,深层型26眼。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
纳入标准[5]:①西医诊断符合《眼科疾病诊疗指南》关于HSK相关标准;②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眼科学》关于HSK相关标准;③依从性良好,配合治疗及随访;④知情同意;⑤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真菌性角膜炎、细菌性结膜炎等其他眼科感染性疾病;②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等无法配合研究者;③研究用药或成分禁忌;④临床资料不全。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该组常规西医治疗。予以阿昔洛韦滴眼液(H20043616),1~2滴/次,3~5次/d;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滴眼液(S20020102),1~2滴/次,6次/d;予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贝复舒,S19991022),1~2滴/次,4~6次/d;晚上更昔洛韦眼膏(H20093624)涂于眼睑内,5~6 mm/次,1次/d;予以病毒唑注射液(H41023268)400~6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滴,1次/d;合并葡萄膜炎症者,加用阿托品凝胶(H20052295)、普拉洛芬眼液(H20093827)点眼;深层角膜炎者,酌情加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H20130742),1~2次/d。10 d为1个疗程,患者治疗2~3个疗程。
1.3.2 实验组 該组西医治疗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①外感风热型:以羞明隐涩、黑睛星翳、翳色灰白、白睛红赤为主症,以头痛鼻塞、眉骨酸痛、恶风发热、咽痛溲黄为次症,苔薄黄、脉浮数,治疗以疏风散热为法,用药银翘散加减。方剂:金银花20 g、板蓝根、连翘各15 g、牛蒡子12 g、荆芥9 g、生甘草6 g。②湿热犯目型:以睑肿目赤、翳色微黄滞、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主症,以头重而胀、胸闷不舒为次症,舌红苔腻、脉濡,治疗以清热除湿为法,用药三仁汤加减。方剂:生薏苡仁20 g,白蔻仁、厚朴各15 g,竹叶12 g,滑石9 g,半夏、通草、杏仁各6 g。加减:气虚加黄芪30 g,眼红畏光加连翘12 g、知母9 g,抱轮红赤加黄连9 g。③肝胆火炽型:以碜涩疼痛、灼热畏光、白睛混赤、星翳色黄、团聚一片、渐次加深扩大为主症,以口苦口渴、溲赤短少、大便或秘为次症,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以清肝泻火为法,用药泻青丸加减。方剂:当归、栀子、防风、羌活、川芎各10 g,柴胡9 g,龙胆草、生地黄各6 g,生甘草3 g。加减:大便干结加生大黄(后下)6 g。④阴虚夹风型:以星翳疏散、眼内干涩不适、抱轮微红为主症,以头昏耳鸣、舌红少津为次症,多系热病后期,舌红少津,脉细数,治疗以滋阴祛风为法,用药地黄丸加减。方剂:当归、枳壳各12 g,生地黄、熟地黄、防风、羌活各9 g,牛膝6 g。上述方剂1次/d,水煎取汁,早晚分2次温服,10 d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两组疗效。该研究疗效评价标准参照文献拟定[6]。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视力恢复至发病前,角膜基质正常,后弹力层褶皱消退,眼无充血及刺激症状,角膜光学切面厚度正常,荧光素染色(-);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视力较前显著提升,基质浑浊不分残留,角膜荧光素染色(±);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视力较前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或恶化,角膜变性或并发严重葡萄膜炎、青光眼等并发症。
1.5 统计方法
以SPSS 17.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22%)高于对照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HSK是由HSV感染、CD4+T细胞介导、损伤角膜及眼表组织结构的一种免疫炎性眼病,致病机制复杂。该病不同病变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以西药物治疗最为常用,几乎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在角膜疱疹或浅层炎症早期阶段,迅速控制炎症、防止病变进展是治疗的关键,临床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实质深层炎症者联合激素,保守治疗无效者则可行前房穿刺、结膜瓣遮盖等手术治疗[7]。
阿昔洛韦为人工合成嘌呤核苷类似物,对疱疹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临床治疗HVS所致各种感染的常用药物,疗效优于阿糖腺苷[8]。干扰素是一类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免疫、抗肿瘤等作用的糖蛋白,能够抑制角膜免疫反应,联合阿昔洛韦使用能有效控制角膜炎症,被普遍认为是治疗HKS的最佳方法[9]。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加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该品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特别是在炎症期对创伤细胞有明显的趋向活性,能够刺激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向创伤部位移动,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进而改善创面微循环,从而促进受损的角膜组织修复和愈合[10]。目前,临床对于皮质类固醇治疗HSK尚有争议,该研究针对深层角膜炎者酌情加用皮质类固醇药物,该品能够抑制角膜深层免疫反应,减轻角膜浸润水肿及组织损害,通过实践认为,以此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HSK是可行的,可抑制或减少角膜瘢痕组织及新生血管,促进病程缩短及视力恢复,但需准备把握给药剂量,同时加强病情观察,适时停药,防止不良反应。
在传统中医学领域,HSK属“聚星障”“花翳白陷”范畴,主要病因病机为风热或风寒之邪外侵,风性轻扬,易犯上窍,或入里化热,上犯于目。该病以实证为多,虽然临床表现和证型有所不同,但病症往复过程中,起初多系肺肝风热,病邪入里后多系热炽腑实,故临床治疗总体以疏风清热、泻热通腑、清热解毒、退翳明目为要,佐以养阴扶正[11]。该次临床研究予以HSK中医辨证论治,外感风热证疏风散热、湿热犯目证清热除湿、肝胆火炽证清肝泻火、阴虚夹风证滋阴祛风,治疗同期密切观察患者中医症候,随症加减,以保证疗效。治疗用药中有诸多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具有抗菌、抗病毒、调节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抑制过敏反应的功效,包括黄芪、生地黄、柴胡、龙胆草、栀子等。该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22%)高于对照组,与邓显峰等[12]报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HSK的有效率(91.50%)相近,肯定了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常规西医治疗HSK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视功能及角膜组织结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棕波.贝复舒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合并带状疱疹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 26(5):537-538.
[2] 周运翠.清肝明目汤结合阿昔洛韦、贝复舒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24):4529-4530.
[3] 林曦.中医辨证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22):2675-2676.
[4] 宋晓慧.中西医结合治疗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4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9):670-671.
[5] 鞏继平.中药内服联合西医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回顾性分析[J].新中医,2017,49(9):110-113.
[6] 唐勇华,李淑琳,韦丽娇.从正虚辨证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体会[J].新中医,2015,47(11):259-260.
[7] 孙小雁.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及复发率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7):1179-1180.
[8] 刘立杰,董如娇.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四川中医,2015,33(5):137-139.
[9] 周荣林.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4):51-52.
[10] 许玺明.中医辨证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32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10):59-60.
[11] 陈希.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3):300.
[12] 邓显峰,朱峰,陈伟,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7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0(13):80-82.
(收稿日期: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