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CT容积扫描轴位椎间盘重组与结合多模式重组对比观察
2018-02-24徐旭斌顾新泉余清
徐旭斌 顾新泉 余清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8.35.018
[摘要] 目的 分析颈椎容积扫描图像探讨合理选择颈椎CT扫描方式减少辐射的可能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该院2014年1月— 2018年3月间拟诊颈椎病行颈椎容积扫描患者共390例,单独观察轴位椎间盘重组图像与综合观察多模式重组图像并对比分析。 结果 综合观察对于椎间盘突出、椎间孔变窄、骨性椎管狭窄、椎小关节异常、钩椎关节增生、颈椎椎体骨赘、椎间隙变窄、颈椎不稳、颈椎曲度异常的检出率为26.5%、34.4%、58.5%、52.1%、37.4%、62.1%、60.0%、39.2%、42.6%,较单独观察22.4%、9.5%、30.5%、38.2%、0.0%、53.8%、8.5%、0.0%、0.0%明显更高(χ2=7.10、70.47、61.68、15.10、179.62、5.38、230.07、190.33、210.88 ,P=0.01、<0.00、<0.00、0.00、<0.00、0.02、<0.00、<0.00、<0.00)。年龄越大,颈椎异常频次越高;综合观察对于椎体后缘无骨赘无后纵韧带骨化组椎间盘突出的发现率与单独观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CT容积扫描结合多模式重组的应用效果优于轴位椎间盘重组,但对于不伴有明显椎骨增生和韧带钙化的患者,椎间盘突出诊断价值相仿;为了减少对患者辐射,该文推荐对拟诊颈椎病的40岁以下患者经筛选可以选择椎间盘序列扫描。
[关键词] 颈椎;CT;容积扫描;轴位椎间盘重组;多模式重组
[中图分类号] TH7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12(b)-0018-04
CT是检查颈椎病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多排螺旋CT应用,由于容积扫描支持图像后处理的优势和扫描过程的简便化,过去的颈椎间盘轴位序列扫描基本被颈椎容积扫描所替代。然而,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明显增加[1-2],特别是颈部甲状腺及临近的晶状体属射线敏感器官[3],这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从辐射防护角度讲,对年轻患者减少照射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该院2014年1月—2018年3月间拟诊颈椎病行颈椎容积扫描患者共390例为对象,回顾性研究颈椎容积扫描病例,通过单独观察椎间盘轴位重组图像(相当于椎间盘序列扫描图像)与结合其它后处理图像及计算机自动重建图像进行观察,以后者为参照,探讨是否存在一定条件下重新重视颈椎序列扫描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该院拟诊颈椎病行颈椎容积扫描患者共390例,其中,男166例,女 224例,年龄范围18~91岁,平均年龄50.4岁。全部患者及家属均对该检查知情同意,对非照射部位均用铅防护衣遮挡。
1.2 方法
①CT设备及扫描条件:东芝Aquilion128层螺旋CT,120 kV,300 mA;②扫描方法及范围:容积扫描法,其中61例为全颈椎平扫,即C1~7,329例为C3~7。③图像处理:计算机自动重建轴位薄层图像及设定自动重组5 mm层厚软组织窗及骨窗;图像后处理:在工作站对所有病例采用双定位法轴位重组椎间盘,包括C3/4、C4/5、C5/6、C6/7,每个椎间盘1.5 mm层厚、无间隔连续5层;所有病例进行颈椎矢状位重组(3 mm层厚无间隔连续层面包括椎体两侧),大部分病例有颈椎冠状位重组(3 mm层厚无间隔连续层面包括椎体、椎管及小关节,少数病例包括骨三维成像;所有图像上传PACS,部分病例上传薄层轴位图像,通过PACS工具可以在扫描长轴方向多角度平面重组观察。
1.3 观察指标
包括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强直、反弓及侧弯),颈椎失稳(上下椎体后缘线超过2 mm),椎间隙变窄,椎體骨赘(包括椎体前后缘、钩椎关节)、椎小关节异常,骨性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融合椎畸形,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项韧带钙化,椎骨骨质破坏及椎旁病变等。
1.4 观察方法
由2名主治及1名副主任医师共同阅片,在诊断意见不一致时有两人相同者采用两人意见;分两轮阅片,第一轮,只单独观察椎间盘轴位重组图像(下称单独观察)共390例,第二轮,既观察椎间盘轴位重组图像,也观察其它后处理图像(下称综合观察)共390例。
1.5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获取的全部结果实施分析,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观察结果
该组390例患者两种观察结果比较见表1所示。
表1显示,在所观察指标中,单独观察对于颈椎曲度异常及颈椎不稳不敏感,也即,仅凭椎间盘轴位重组图像并不能判断颈椎曲度异常和颈椎不稳;对于椎间盘突出、椎间孔变窄、骨性椎管狭窄、椎小关节异常、钩椎关节增生、颈椎椎体骨赘及椎间隙变窄等,综合观察也显著高于单独观察(P<0.05);对侧隐窝狭窄及韧带钙化等显示率相近。
2.2 椎间盘突出率
椎体后缘无骨赘无后纵韧带骨化共169例,采用两种观察方法分别观察676个椎间盘,其中综合观察共发现椎间盘突出172个,单独观察共发现167个,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各年龄段综合观察颈椎异常结果
390例综合观察颈椎异常结果在各年龄段分布见表2所示。
表2显示,颈椎曲度异常及椎间盘突出见于各年龄段;而颈椎不稳、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骨赘、钩椎关节增生、椎小关节异常、骨性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椎间孔变窄及韧带钙化等也随着患者年龄越大,异常的频次越高。
3 讨论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的相邻结构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血管等)并出现与影像学改变相应的临床表现的疾病[4]。影像学异常包括颈椎生理曲度异常,颈椎不稳定,颈椎韧带退变,颈椎椎体骨赘、钩椎关节退变、椎小关节退变,颈椎间盘退变,椎管、侧隐窝、椎间孔狭窄,横突孔及椎动脉异常等[5]。多排螺旋CT通过一次性容积扫描获得扫描范围内包括椎间盘及椎骨无间断层面信息,并能多方向平面重组及三维重建,比单纯椎间盘轴位图像能提供更多诊断信息,特别对于颈椎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结构异常的观察更为全面,优势明显,该组病例对比观察与文献报道一致[6-7]。颈椎病的病理机制表明疾病起始于椎间盘病变,在颈椎尚未出现继发性椎骨增生变形等一系列结构发生复杂改变前,椎间盘轴位成像是否与容积扫描的多模式成像有相似的诊断价值值得探讨,因为,椎间盘轴位图像可以通过椎间盘序列扫描获得,从而大大减少了患者的辐射。
为了自身对照观察,如果对患者进行椎间盘序列扫描及容积扫描两种模式检查则有背于医学伦理,因此,该文利用容积扫描后椎间盘重组图像替代椎间盘序列扫描图像进行研究。该研究椎体后缘无骨赘无后纵韧带骨化共169例,采用两种观察方法分别观察676个椎间盘,其中综合观察共发现椎间盘突出172个,单独观察共发现167个,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类似条件下的比较研究未见文献报道;而对包含各年龄段的总病例椎间盘单独观察的准确性要低于综合观察(P<0.05)与文献一致[2,8],提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骨化等会干扰椎间盘轴位重组图像对于椎间盘病变的准确判断。因此,对于合适的患者,如果选择椎间盘序列扫描替代容积扫描也能达到相似诊断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容积扫描椎间盘轴位重组采用双定位法能保证重组图像完全平行于椎间隙并包括椎间盘全部,而椎间盘序列扫描可能由于颈部软组织、头部及肩部骨骼遮挡,使椎间盘定位线放置发生困难,不能完全与椎间盘平行,以至于得到的椎间盘图像不能准确反映椎间盘本身的真实情况[8],为此,对于准备接受椎间盘序列扫描的患者摆正体位很重要,在扫出颈椎侧位定位图时根据定位图是否能清楚显示椎间隙来决定下一步的扫描方式是保证图像质量和正确诊断的前提,即把颈椎间隙与扫描层面不平行的患者及其它原因导致放置椎间盘定位线困难的患者改为容积扫描;定位图如果看到椎体骨赘、椎间隙明显变窄、顺列不稳及后纵韧带骨化的患者也建议采用容积扫描,因为这些改变可能合并有椎间孔狭窄[9];对于临床提示为椎动脉型颈椎病者也建议容积扫描[10]。
表2显示颈椎退变的各种异常征象发生的频次与患者年龄成正相关;而颈椎病以40~60岁为高发年龄,在因颈椎病手术的一组病例中,40岁以下者仅占10.2%[11]。从减少辐射及兼顾诊断全面性准确性两方面考虑,该文推荐对拟诊颈椎病的40岁以下者在需要CT检查时,优先选择颈椎椎间盘序列扫描。另外,该组病例中,尚发现椎体骨质破坏1例(椎间盘型结核),甲状腺占位3例(腺瘤),两者占总病例的1%,虽然该组病例椎间盘轴位图像没有漏诊,但相对于容积扫描来说,椎间盘序列扫描还是存在漏诊没有包及的椎体层面病变可能。
综上所述,颈椎CT容积扫描比椎间盘序列扫描能提供更多诊断信息,对于继发于椎间盘病变的其它多种影像学异常的显示也更为全面;但是,对于仅发生椎间盘病变而尚未继发颈椎其它明显退变征象时,特别对于年轻患者,在需要颈椎CT检查时可以选择椎间盘序列扫描以尽量减少对患者的辐射。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学组.CT辐射剂量诊断参考水平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 51(11):817-822.
[2] 王为刚,张锋,赵炳辉. 螺旋CT容积扫描与椎间隙轴位扫描在诊断消防员颈椎间盘突出中的价值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6):639-641
[3] 王婕妤,喬伟,黎秋菊,等.低管电压结合低剂量对比剂在64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3(7):484.
[4] 杨子明,李放,陈华江. 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18)[J].中华外科学杂志,2018, 56(6):401.
[5] 王俊波 综述,王文军 审校. 颈椎病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2,40(1):104-105.
[6] 冯志学.CT螺旋扫描与轴位扫描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微创医学2015,10(6):859-860.
[7] 李晶,郑烋.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在颈椎病中医分型中临床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1):156-159.
[8] 田树平,王占宇,王守海,等.256层螺旋CT一站式重建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8):565-567.
[9] 梁栋,周红海,苏少亭,等.颈椎椎间孔狭窄因素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7,25(7):76.
[10] 林益良,莫深,卢家灵,等.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2015(8):843.
[11] 吴云霞,刘忠军,刘晓光,等.2008~2014年北医三院骨科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住院人群特征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26(1):70-73.
(收稿日期:2018-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