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路径新探
2018-02-24唐雪梅
摘要
借助“记录成长脚印”,鼓励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帮助班主任提升班级日常管理能力;创设班主任节,借助班主任联盟和能力大赛等活动,为班主任提供交流互动平台,实现综合素质提升;通过师生共同研发“德育地图”,从课堂走向社会,提升班主任的德育实践能力。由此,拓展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路径。
关键词
班主任专业发展;核心素养;名师工作室
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班主任专业化也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浪潮,广大班主任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多年来,我们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探索班主任专业成长新路径,引领班主任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一、记录成长脚印,提升班级日常管理能力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成为班主任面临的重大课题。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正象你不能把你没有的东西给别人一样,如果你自己没有发展、教育和培养好,你就不可能发展、教育和培养别人。”作为班级的灵魂与引领者,班主任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班级日常生活管理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班级管理实践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此,我们尝试开展“记录成长脚印,促班级自主管理实践研究”,鼓励班主任尝试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引导学生记录成长脚印。借此,鼓励学生学会自我察觉,自我提升,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组织管理能力,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核心素质,形成“平等、公正、文明、自由”的优良班风。这一实践模式有行动有评价,聚合了师生和家长的力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每学期开学第一天,各个班级都将制定班级公约视为头等大事,郑重地将记录成长脚印写进公约。以此统一思想,增强班级凝聚力,为自主管理奠定基础。
成长脚印不仅是个人的,更是团队的。成长脚印的记录分为四步,个人成长脚印由每位同学自主记录每天的成长,并请家长签字;每周学生做一次自我总结反思,家长给予鼓励和温馨提示。在此基础上,每个学习小组也制定成长脚印计划,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值日班长负责每周检查。为促进班干部的成长,每个班级都会记录班干部成长脚印,由值日班长负责记录。卫生是班级管理的常规工作,班主任也通过记录成长脚印的方式,由值日组长负责记录,卫生委员每日监督签字,鼓励学生實现自主管理。班主任则每周与同学们做一次沟通总结,“查漏补缺”,指导同学们脚踏实地走好自主管理的每一步。如此,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也促进了师生、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学校秉持自愿原则,鼓励每个班级都建立自我提醒微信群。班主任带头上传自我提醒语音,学生则以自愿“接龙”方式,发出自我提醒愿景。
在评价方式上,班级通过评选每周之星(包括学习星、温暖星、进步星、服务星、阅读星、卫生星等),每周评选优秀团队,每学期评选优秀班干部,每学期评选自主管理星,形成阶梯递进的评价机制,为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成长提供动力。
由此,学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运行机制。班主任与家长一起,引导和鼓励孩子们记录成长脚印,学会自主管理,逐步形成了个体、小组自动自发、自主成长、富有个性的和谐班集体。班内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在学会管理别人的同时,也学会约束自己,在管理过程中得到锻炼。孩子们学会了自我觉察,悦纳当下,自主寻找提升自我能力的办法,并和父母保持良性的亲子互动,感受彼此的爱。
例如,深圳福田区华新小学五(2)班同学通过三年“记录成长脚印促班级自主管理”实践,无论早读、午读,还是放学、打扫教室,孩子们都能独立管理。家长也反映,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方面有了很大进步,起床不用叫了,睡觉及时了,作业认真多了,开始做家务了,学会安排周末的生活了……许多孩子养成了每天阅读、每天做家务、每天锻炼身体、每天开心学习、养成自控的好习惯。
通过这一实践,班主任学会了“放手”,将班级管理权利交给学生。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成长能力,在参与班级管理中,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创造,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更提升了班主任把握全局,统筹管理班级事务的能力,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自主化。
二、搭建成长平台,提升综合专业素养
青年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与中老年班主任的职业倦怠,是班主任专业发展常常面临的问题。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打破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瓶颈,实现各年龄段班主任的专业交流和互动发展,从而培养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班主任队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创立班主任节,借助班主任联盟行动、班主任能力大赛等活动,促进班主任团队发展。由此,让班主任感受职业幸福和专业成长的乐趣,从而自觉提升综合素养,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班主任联盟行动注重发挥青年和中老年班主任各自的专业优势,为他们搭建丰富而灵活的交流平台。例如,“锵锵三人行”鼓励班主任灵活交流,通过“微课题”分享、“微故事”讲述和“微答辩”交流,在思维互动碰撞中实现专业发展。各校班主任自主组建了“心之驿”队、“性格色彩”俱乐部、“木棉花”学社和“励行”队等专业成长团队,发挥各自的个性特长,实现优势互补。
我们定期举办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多年来,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如“星光闪耀——人人行”,高调评选“我最喜爱的班主任”,让班主任感受职业自豪;“星球精灵——风采行”,借助VCR自我介绍,展示优秀班主任风采;“星星点灯——智慧行”,通过情景问答,展示和激发班主任教育智慧;“星空苍穹——才艺行”,则为多才多艺的班主任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而“星空对话——文化行”,则通过无领导式论坛,让班主任自由表达,碰撞智慧,激活成长。endprint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闪亮班主任”“名班主任”不断涌现,成为班主任成长的榜样,深圳市唐雪梅名师工作室等一大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也应运而生。各个工作室定期举办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活动,组织教师参加送教活动,并开发省内外名师资源,开展交流活动,引领班主任团队成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在各类大赛中崭露头角,实验老师近三年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通过“班主任节”系列活动,不同发展阶段的班主任在不断交流、探讨、质疑、研究中,形成了民主、和谐、文明、自由、平等、友善、敬业、诚信的学习氛围。如今,老师们集体创编的“班主任之歌”“班主任之颂”,已走进每一个班主任心中,成为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文化引领。而一支有纪律、学习型、研究型的专业化高素质班主任队伍,正在成为立德树人的主力军,不断将正能量传递给师生和家长。
三、创新成长模式,提升德育实践能力
家庭与社会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也为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只有为班主任提供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才能促进班主任获得更多的提升。为此,我们将班主任专业发展纳入多种德育创新探索之中,为班主任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平台。
例如,南山区立足区域丰富、多元和完整的德育資源,从绘制“南山德育地图”入手,探索与创新了团队体验式德育模式——南山公民素养教育新模式(见下图)。在这一探索过程中,班主任获得长足的专业成长。
这一模式引领师生从校园走进社区,将南山区的历史、任务、科技、创新、特色、体育和大学等德育资源,作为地图上的一颗颗“珍珠”,设计系列有趣活动,从而让地图“动起来”。学校与招商局历史博物馆、海上世界、科技园、腾讯总部、柴火创客空间等建立合作,让学生通过寻找、体验、分析、想象和印证,找出南山地图相关的答案,一步步绘制“南山德育地图”。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不断创新思维,积极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同时,班主任与家长积极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与学生一起思考并完成活动。
这样的德育活动突破了传统德育模式,让学生在体验性、参与性活动中变得自主自为,变“要我德育”为“我要德育”,提升成长自觉。在此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组织统筹活动,与家长、社区和社会机构等人员沟通协调,而且要不断学习,了解南山区的历史人文和科技创新等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借助与学生一起绘制“德育地图”,班主任自身的德育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实现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多姿多彩的班主任成长系列活动探索,极大提升了班主任的幸福指数,更在学校和家庭、社会掀起了尊重班主任、热爱班主任、感恩班主任的热潮。班主任强烈感受到了职业荣誉感、幸福感和责任感,工作更加敬业,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已成为他们的成长自觉。
(作者单位: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广东深圳518034)
责任编辑 毛伟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