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常见的护理纠纷及相关对策
2018-02-24吴金丽
吴金丽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上出现的静脉输液常见的护理纠纷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收治静脉输液患者10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结果:采取对策前的护理满意度80.00%,采取对策后的护理满意度97.00%,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纠纷事件存在共同原因,在患者出现问题时,护士需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予以满足。
关键词 静脉输液;护理纠纷;相关对策
在医院中,静脉输液是门诊常规操作中的一种,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可反映出医院的服务质量。门诊静脉输液主要有输液药品种类多、患者年龄跨度大、服务对象数量多、高峰期人手不足等特点。在高峰期,护士繁忙,患者等候时间增加,长时间的等待会导致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现对我院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100例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静脉输液患者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8~65岁,平均(32.15±5.38)岁。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問卷的内容:①患者的基本资料,包含姓名、性别、年龄等。②患者在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状态。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④对护士的意见以及建议。⑤对医院的不满之处和建议。⑥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分别在采取相应的对策前后进行发放,在患者自愿的情况下予以填写,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均收回,全部有效。
判定指标:统计问卷调查结果,记录采取对策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所有患者的满意度均用率(%)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采取相关对策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采取对策前,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常见的护理纠纷原因:①患者对输注时产生变色或混浊的药液不满,由于药物种类的增加,药物配合应用现象较为常见,很多药物没有标明禁忌,导致有些药物配伍后出现变色、浑浊等现象。②护士的态度不好,工作不认真,输液卡字迹潦草,导致核对姓名时产生误差,进而出现用错药的情况;输液室患者较多,护士人手不足,工作量大,未能及时发现漏液、针头脱落以及疼痛等症状,严重的可影响患者病情的发展。③由于人们素质的提升,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医院的服务质量要求变高。医院的挂号和等待时间长都会导致患者产生焦急的心理,稍有碰触就会对护士产生反感。静脉输液难免会发生一些情况,患者将责任直接推向于护士。
防范对策:①对护士进行静脉输液的培训,对其普及各类药物的禁忌,在配药时避免发生变色、浑浊等情况。有些药物在没有标明禁忌资料之前,不得随意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药量需严格掌握,不得马虎。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并规范操作,对输液前的药液进行检查,看是否有悬浮物和沉淀等存在,如发现,应立即停止使用。选择质量好的输液器,以免发生针头脱落、漏液,通常使用8~12号的侧口输液器。不得多次使用配药注射器,严格遵守一人一针的原则,防止交叉感染。②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要求护理人员面对患者时需保持微笑,并以和蔼的态度耐心地与患者进行交流。良好的态度可使患者积极配合工作,不会产生反感。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服务,了解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达到患者满意。充分认识护患纠纷事件的严重性。护士应提高自身素质,熟练掌握操作规则,避免发生低级错误。在静脉输液时应做到一针见血,避免二次下针,进而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护士应加强责任心,对每一例患者负责,将工作落实到实处,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③医院应对输液室进行整改,增加输液室座位或床位的舒适性,并摆放整齐,安排专人对输液室的秩序进行维持。在输液室墙上贴上注意事项以及与输液相关的常识,使患者在输液期间可以自行观看,进而提高患者对静脉输液的认知度,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护士进行治疗,进而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
本组研究表明,采取相应对策可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于常见的静脉输液护理纠纷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对静脉输液知识的认知度,同时提升了护士的自身素质和知识掌握程度,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进而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