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冠礼的“社会性断乳”作用

2018-02-24李俊利

法制博览 2018年1期
关键词:冠礼

摘要:本文从我国古代传统五礼之一的冠礼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程序出发,结合费孝通先生《生育制度》一书中的“社会性断乳”这一概念,提出了古代冠礼的“社会性断乳”作用,并从冠礼的内容上来简要展现其“社会性断乳”作用,紧接着尝试进一步分析冠礼的“社会性断乳”作用产生的更本质的原因,最后建议将这些本质的原因运用于现代社会的“社会性断乳”,希望可以抛砖引玉,激发读者对于古代冠礼制度的兴趣和对于现代社会“社会性断乳”更多的思考。

关键词:冠礼;冠礼程序;“社会性断乳”;成人之意;身心互渗;生活互渗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02-0212-01

作者简介:李俊利(1993-),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法学院,2016级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实践法学。

冠礼是古代重要礼仪制度之一,属“五礼”(吉、凶、军、宾、嘉)中的嘉礼,它是给即将步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

冠礼的程序大致分为:

(一)准备阶段:1.筮日、戒宾。2.筮宾、宿宾。3.为期。

(二)冠礼正礼1.陈服器。2.就位与挽髻。3.加冠。是冠礼的中心环节,由主宾为受冠者加三次冠,受冠者须相应地改换三种服装。4.宾礼冠者。5.拜见母亲。6.命字。

(三)正礼后诸仪:1.见兄弟、赞者及姑姊。2.拜见国君、卿大夫和乡先生等。3.酬宾、送宾。以上是一场完整冠礼的全部过程。

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提出了“社会性断乳”的概念,指出我们的社会生活是和生理相类的。“断乳”指的是婴孩靠母乳才能生长,但是长到一个时候,却不能老是靠母乳了。母乳不但不能满足已长大的孩子的营养需要,而且对于孩子的消化能力也有不良的影响,于是在一定的时候,孩子要受到不痛快的断乳。“社会性断乳”则指的是孩子早年的抚养需要父母的保护和供养,但是长到一定的时候,孩子不能专门在父母的荫庇中生活了,否则将对孩子、对社会都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否则如果继续这样生活下去,将会在社会中产生许多无能萎缩的少爷小姐们,他们的人格完整性很可能受到不良的影响,社会继替机制也会受到破坏。

接下来笔者想要分析我国古代的冠礼是否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性断乳”的作用。笔者认为仅是从冠礼的程序和内容来加以分析我们就不难看出,古代冠礼是具有“社会性断乳”作用的。因为冠禮可以让家庭中的孩子获得成人身份,从而逐渐脱离父母的保护,独自去面对外界的社会,进而为完成社会继替做更好更充分的准备。接下来笔者想要进一步分析冠礼具有这一作用的更深层的原因。

首先,儒家传统所谓“成人”之意与今日大相径庭,在古代传统中,“成人”绝不仅是意味着年龄达到某个界限、身体发育成熟等等,而是指人的德行成长起来并获得稳定性。所谓行冠礼或“成人”并不单纯是一个自然的时间年限问题,在儒学传统中更多意味着一种责任担当,更多的是对其德行方面的要求。

其次,为了严格区分出童稚之年与成年,古人用发式、着装和字号等外在的形式来作为成年的标志,从上述加冠过程可知,给冠者束发是加冠前的重要步骤。中国文化向来具有一种“身心互渗”的特性,把人看成是一个具有情感与理性、身与心合一的存在物。

然后,三冠后加字,表明受冠者已成人,这里的成人,并不是指其享有了多少成人权力,更多是指受冠者获得了社会、群体、他人的承认从而其应以成人之道待己。“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冠礼结束后,冠者要见母、兄弟、乡大夫、国君,并相互施礼。《礼记·冠义》说:“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与为礼也;玄冠玄端,奠挚于君,遂以挚见乡大夫、乡先生,以成人见也。”这些可以看作是对冠者成人的祝贺及成人资格的承认。

前面笔者分析了冠礼产生“社会性断乳”作用的原因,发现冠礼背后自有其深意,也发现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首先是德行,冠礼一方面是一个童子变为成人,在德行方面对之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一场德行的教育,并且是一场大型的社会教育,不仅是冠者受到了教诲,参与这场仪式的所有人在这庄严肃穆的仪式中都是相互学习相互受教的。所以笔者认为,家庭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学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首要的是要教其做人,时刻不忘何为“人”,这是实现其他一切社会抱负、理想信念的基础和前提。

接着是身心互渗,一个人的身心是可以相互作用的,学生穿校服,法官有法袍,日本盛行的制服文化,笔者认为都是在说明同样的道理。所以笔者认为,在成长过程中,成人仪表的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是社会认可,在这一点上,笔者想要强调的是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当前社会上不乏“妈宝男”、“妈宝女”,甚至是出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高校大学生带保姆去上学的新闻,或者是学生被高校劝退,只因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新闻。笔者认为,只有父母以对待成人的态度去对待孩子,放手让他去承担成人的责任,这个孩子才能正视自己的年龄,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用成人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张自慧.中国古代冠礼的德育价值探析[J].成人教育,2011(08).

[2]汤海艳,杨明.中国古代冠礼及其道德教育功能初探[J].伦理学研究,2011(04).

[3]张文安.略论中国古代的冠礼[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4).

[4]杨明,汤海艳.中国古代冠礼的道德意蕴[J].武陵学刊,2011(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冠礼
明于人伦,赴以礼义:周代冠礼与当代成人礼建构
中国古代的冠笄之礼
한국 근현대 혼례음식 변화의양상에 대한 고찰―문화교육의 시각에서
浅析宋代皇子的赐名、冠礼与出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