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校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018-02-24张国玉
张国玉
(凉州区古城中学,甘肃 武威)
学校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课堂,更是人性教育的圣殿。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教育的核心功能。然而学校的德育工作重点放在了“管”上,而没有充分发挥好“育”的功能。如《守则》《规范》等方面的规章制度,都是以“禁止”“不准”等刚性的条款进行约束,而缺乏人文关怀,其结果是约而不束,管住了身,触动不了心。因此,触动灵魂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我们要开发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把《守则》《规范》要求内化为每一个学生的自觉行动。
一、国家政策资源
充分利用国家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如减免农业税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自古以来种田纳税,天经地义,但是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两免一补”政策对于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无异于雪中送炭,使这些孩子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改薄工程、教育技术工程、精准扶贫工程等一系列惠民政策使农村的孩子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透过对这些政策的宣讲,算一算、比一比,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这种具体的关怀和温暖就能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党爱国的情感,并把这种爱转化成认真学习的力量,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通过这些资源,党和政府的形象很具体地树立在学生的心目中,这胜过苍白无力的空洞口号。
二、传统节日资源
古为今用,传统节日以其独特的喜闻乐见、全民参与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弘扬民族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农村传统节日有着浓厚的民间气息,例如春节前,一进腊月,年的味道就越来越浓,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几乎天天都有故事。但是,学生的认识毕竟肤浅一些,节日往往在吃与玩中渡过。所以,要想让传统节日发挥其作用,还需要我们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人文精神的角度去挖掘、去认识。比如认识传统节日和节日食品,了解各个不同民族节日的有关习俗、传说、故事以及古诗的诵读等等。
让学生感受高雅的民族传统文化只是认识民族文化的冰山一角,但就是这冰山一角,己令学生看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礼仪及“孝”“和”等民族精神的实质。诸如一个春节习俗,就让学生领略到了“守岁、贴福字、放爆竹、压岁钱、拜年”等许多习俗文化,而元宵节的吃元宵、猜灯谜,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等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叹为观止,并深深地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有如此辉煌灿烂的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三、校园文化资源
近几年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大投入营造育人环境,浓厚育人氛围。校训、名人名言、名人画像、文化墙、花草树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只是好看而已,这些东西仅仅成为校园的点缀,没有真正发挥育人的作用,因为学生对这些东西并不理解。要想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就要对这些东西进行解读。如每一句名言不管是求知还是做人都是名人切身经历中的深切感悟,蕴藏着丰富的道德内涵,一幅画像背后就有一个鲜活动人的故事,通过解读让学生从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得到先贤精神的滋补。丰富现代学生心中传统优秀文化的积淀,学会求知做人之道。
四、地方人文资源
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人文精神,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半山区,有一位学生,家中母亲精神失常,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多病还要料理农田,又距离学校较远,放学后回家自己做饭还要照顾母亲、帮助父亲。在一般人的眼里,成人都扛不住,但他硬是坚持上完初中,从他的身上体现的就是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也是山区孩子共有的特点,这是非常可贵的精神财富。依靠这种精神,从这里走出了许多成功人士。用这些学生熟知的典型事例做教材,更有说服力,更有影响力,激励学生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五、传媒资源
媒体网络的普及,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生最感兴趣,并且直观快捷。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精选《法制在线》《人与自然》《专家讲堂》等栏目的有关节目,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环保教育、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孝道教育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透过传媒窗口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比如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如果组织学生观看颁奖晚会,看到那么多的观众被人物的事迹感动地流泪,能不触动学生的心灵吗?可以看了、听了就是对学生心灵的一次震撼和洗礼。
六、自我教育资源
学生中存在的许多坏习惯,已经成了无意识的行为,比如说脏话、用脚踢门、敲桌子、乱涂乱画、摇树掐花、打扫卫生不彻底等现象,大多不是有意那样去做,我们的教育就是要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把无意识的坏习惯转化为有意识的好习惯。比如打扫卫生,班级实行了责任制,学生自己会监督责任制的落实,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还利用学校“校园之声”广播的“批评与表扬”栏目和黑板报“荣与耻”板块,让学生自己扬美避丑,培养了学生的荣辱观,是非观,弘扬了一种健康向上的气氛。
总之,学校的德育工作耕耘的是学生的心田,我们的责任就是要用爱的和风细雨去滋润,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去培育,让每一棵幼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