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
2018-02-24邓小琳
邓小琳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部〉,福建 永安)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学生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培养青年一代、壮大祖国的关键所在。值得注意的是,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很难在朝夕间实现,需融入到具体的教育环节中,使之成为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因此,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学生日常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制约因素分析
1.学生因素
从近年来高中学生整体价值观培养看,处于不断进步态势,也需认识到高中学生本身处于生理、心理等多方面不断变化阶段,受外界环境影响极为明显,尽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倒背如流”,却未能真正认识其精髓所在。由部分学生行为表现看,仍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与奢靡之风等影响,不可否认这与整个社会环境下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有关,但学生自身道德标准下降、无法辨识真善美与假恶丑也是主要原因。因此,如何解决学生方面的因素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活动过程中需考虑的主要问题。
2.课程因素
作为引导学生正确价值理念形成的学科,高中政治教育教学有效性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从现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现状看,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均有一定不足,如教学内容方面过于单一,完全局限于书本教材,而在教学方法方面,倾向于说教式、灌输式,致使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更无从谈及教学活动有效性。因此,课程因素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主要问题[1]。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具体路径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许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但因大多高中生对于其中大部分内容感到抽象、困惑,并不能理解其中的精髓。针对该种情况,解决过程中考虑从多方面创新策略上着手,包括:第一,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书本知识内容的挖掘。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现代社会法制建设、公民道德规范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常识等,这些均有较为抽象的特征,可考虑抽取教材中每章节后的案例或章节中穿插的案例作为分析重点,引导学生挖掘与理解其中的知识。第二,注重对时事新闻的挖掘。如党的十九大、“两会”等,这些均可作为课堂教学中讲解的重点,根据时事新闻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明确指出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注重教学方法的完善,切忌停留在传统说教或灌输等单一模式上。特别是高中阶段学生,本身有热情活泼、思想活跃特点,且注重追求个性、追求自我价值,传统的说教方法很难满足学生这一身心特征。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应注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断创新,如理论教学中注重与实践活动的结合,或引入多种教学方式,包括情境创设、小组讨论等。而在课外教学活动方面,应配合互联网手段完成教学过程,如微信、微博、教学平台或其他教学软件,师生间共同在互联网平台中互动,选择某一热点话题发表各自的观点,教师既可了解学生价值理念,同时可做针对性的引导。这种网络平台的运用更易被学生接受,且整个互动交流过程师生间处于平等关系,学生参与度提高。
3.思想政治教师素质强化
作为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引导者,教师的思想行为方式对学生学习与领悟均有极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在自身素质上强化。首先,教师应在自身专业素质上不断提高,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深入解读、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其次,教师应在自身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修养上不断提高,如理想信念层面能够认同并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在道德品质上,应具备高尚的师德。最后,教师应在信息素质上强化,这种信息素质主要指对信息化技术的充分掌握,如互联网平台的运用、时事热点的挖掘,这样既能推进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且有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高。除上述路径外,也需注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不应局限于校园内,家长与社会均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共同致力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2]。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理念的关键所在。实际开展政治教育活动中,应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中的制约因素,包括学生因素与课程因素等,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教师素质强化等路径,提高教学实效性,实现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