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家庭的教育误区及对策分析
2018-02-24马占祥
马占祥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试验场学校,甘肃 张掖)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近些年我国离婚率、犯罪率越来越高,再加上更多的家长外出劳务,使一个正常家庭转变为特殊家庭。因此,特殊家庭的教育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尤其关注的话题。由于该类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或者存在误区,导致孩子抗挫折能力降低、心理素质较差等,所以,大多数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差,品质不良,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特殊家庭概念的界定
特殊家庭学生是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和正常家庭的学生相比,缺乏关爱。此次研究内容主要为单亲、再婚、残疾等特殊家庭的孩子。
二、特殊家庭的教育误区
1.过度说教
儿童和成年人不同,他们在心智、行为等方面还不够成熟,甚至是非不分,喜欢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可以说,父母的言行举止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直接的影响。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讲,特殊家庭中,父母因为生活困境等原因,心理压力较大,教育孩子过程中没有耐心,一味地过多说教孩子,如,“家里本来就穷,你还不好好上学,真不争气”等,父母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负面的,使得孩子认知过于偏执,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2.期望过高
特殊家庭的父母因为生活艰苦,自身压力大,为了不让孩子以后走自己的路,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比自己有出息,并且完成自己的愿望,然而,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却不重视,更忽视了孩子能力的提升,从而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压力,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李××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她是一个孤儿,被一位好心的奶奶领养。奶奶希望小红能够成才,努力好好学习,以后找个好工作改变家庭的命运。李××的经历让她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懂事,在学校学习非常努力,然而,因为自身的原因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这使得李××非常的苦恼,更感到自卑,心理也特别的消极。
3.管教的不重视
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他们的行为习惯都是在后期慢慢养成。父母亲如果“只生不管”,让孩子随意地成长,会让孩子在一些不良因素下受到影响,从而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如说谎、喝酒等。
大多数特殊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是较为忽视的,由于家长平时比较忙,对孩子缺乏管教,从而使得孩子形成各种不良行为习惯。
例如,王××的妈妈存在智力障碍,爸爸由于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外工作,对王××疏于管教,导致王××和不良同学在一起,学会了抽烟、喝酒。我们对孩子的不懂事感到无力,但对家长的疏忽更应该给予批评,可以说,孩子的教育非常关键,这位父亲却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顾[1]。
三、特殊家庭的教育对策
1.家长自我规范
孩子在学龄前基本都是在家里,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因此,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家长应该做好表率作用。首先,作为家长应该多参加一些家长学堂等课程,让自身的教育水平得到提升,不能总是拿工作忙当借口,应该多了解和掌握育儿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其次,特殊家庭的家长和正常家庭的相比,前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较多,心理压力大,所以,情绪很消极,家长应该避免在孩子面前呈现一些负面消息,多给孩子传递正能量,让孩子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2.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从学生教育的角度来讲,学校的地位比较特殊,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学校需要对一般家庭和特殊家庭的学生开展有效的教学,更要根据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主要从学生的行为、学习成绩以及心理发育三个方面实施,具体如下:首先,严格训导学生的行为。教师在实际教育中,应该扮演不同的角色,除了教师角色,更应该是家长角色。教师应对班集体的力量作用进行充分地利用,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其次,学习上多关心,多帮助,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正确地指导,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应该给其进行及时的补课,让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步地提高,从而摆脱学困问题。最后,心理的正确疏导。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对于内向的学生让其逐渐地建立自信心,从而形成良好的性格;性格偏执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对自己有个全面的了解,并且懂得忍让别人。另外,为了更好地帮助特殊家庭的学生,学校需要对帮教网络进行相应的建立,更利于家长咨询孩子的情况,引导其正确地教育孩子[2]。
3.教育合力
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社会教育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社会的参与是对家庭、学校教育的不足起到弥补的作用,从而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给予的关爱。如地方政府、企业等应该积极地参与到特殊家庭学生教育中,最终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通过教育合力的方式,让特殊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
由于特殊家庭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群体,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作为家庭、学校、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和帮助,相信他们的未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