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活动课的优化

2018-02-24陈月萍

新课程(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活动课思想品德原则

陈月萍

(南京一中实验学校,江苏 南京)

一、活动课的特点

道德与法治课的新课程标准对每个活动要求都明确提出了活动的主题内容以及多种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亲自动手、创新实践,因而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征。

1.自主性。活动本身可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和及求知欲,而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学生有探索和创造的潜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自身经验来设计,开展相关活动课;从学生实际的生活中选取一些具有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和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2.实践性。活动课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的问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积极参与到活动的重要性,在“调查”“搜集信息”“辩论”“演讲”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感受生活、理解知识、总结经验,锻炼实践能力,激发创新能力。

3.创新性。道德与法治活动课的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活动课不要太多受知识体系和结构的限制,在开展活动时,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围绕书本所提供的图片和资料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收集资料、自己策划并设计活动方案,最后自己解决问题,采用竞赛、辩论、歌曲、小品、讨论、图片、漫画等形式。

二、活动课的设计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不少活动存在形式化的倾向,不少活动局限于表层,缺乏明确的活动目的,就应该优化学生的活动。经过精心设计,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明白道理的活动课,才是一堂成功的活动教学课。

1.突出学科特点

(1)新颖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少年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注意力求使用感性的、趣味性的材料辅以教学,选择富有时代性的新鲜事物和信息作为活动课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求学动机和探究的兴趣,逐渐培养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精神。

(2)生活性。思想品德教材概念、原理多,理论性强,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唯有生活是学生的真实世界,是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的源头。我们应关注学科与生活的联系,选择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超越常规而又在情理之中、带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内容,以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更好地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的有机结合。

(3)针对性。开展思想品德活动课,不能漫天撒网,应有的放矢:或针对学生情感上的障碍,或针对学生行为上的误区,或针对学生认识上的盲点,或针对学生心理上的偏差,在活动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启发,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创造性。教材是教学的一种主要资源和重要依据。在设计思想品德活动课时,可以结合课程的目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努力做到使教学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2.坚持教学原则

我们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活动课,应本着科学、实效的宗旨,坚持一定的原则来设计课堂。

(1)普遍性原则。道德与法治活动课应该是学生活动的欢乐场所,在课程的内容筛选、形式选定,过程指导、结果评价时都应该以普遍参与为原则,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尽最大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活动并有所收获。

(2)开放性原则。活动课的教学,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的原理和知识观点,而要善于总结归纳学生的想法。在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的分析和选择发挥前锋作用,不应该预定某种解决问题的固定模式限制学生的思维。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畅所欲言、分析利弊。

(3)“本土化”原则。不同地区的政治教学特色往往是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道德与法治活动课教学应就地取材,充分应用地方本土材料,创造性地开发“本土”资源,引导学生感知并研究“本土”的资源信息,探究“本土”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在活动中找出解决“本土”问题的方法。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道德与法治课的灵魂和生命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寻找例证,并通过探究活动加以分析和检验,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原理的认识。

总之,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活动课可以演绎出精彩的学生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活动课的优化会使我们的学科教学如虎添翼,引导我们的学科教学走上素质教育的健康轨道。

猜你喜欢

活动课思想品德原则
选择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活动课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