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效课堂呼唤语文味的回归
2018-02-24张素炎
张素炎
(河南省许昌实验中学,河南 许昌)
笔者在近来的高效课堂观摩和实践中,发现其中的一些操作方法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语文味”的缺失。“语文味”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在情感激发、语言品味、道理阐发和情境渲染中,让学生体验到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令人陶醉的充满诗意的、美感的教学。从教育科学的角度说,“语文味”追寻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本真价值和本色气韵。不管是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还是2017年最新公布的课程标准,都强调感悟、鉴赏。而最近的“核心素养”的新概念更是和语文味密不可分。鉴于此,语文高效课堂强烈呼唤语文味的回归,对此,笔者有以下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让琅琅书声回归课堂
语文味是“品”出来的,时下的高效课堂操作中则忽略了这一点,大多高效课堂模式缺乏对文本的品读而显得浮华和浅薄,有的是在导学案中规定学生自读、默读,有的干脆直接跳过对文本的初步感知而进入对文本的深层解读中,语文的味道被大大地冲淡和稀释。整堂课不闻读书声,却只见学生的分组合作、慷慨陈词。须知语文素养不是靠分析出来的,而主要是靠读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读”是一种感悟,感悟就需要去“读”;“读”是手段,感悟是目的;“读”不仅能对文章内容进行把握,更能对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韵律美进行赏评。
笔者认为在高效课堂时代,阅读教学中常规的范读、领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以及背诵等形式仍不可缺少,这是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催化剂。在具体操作中,“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畅到读出一种美感;由读出节奏、韵味到读出一种情感。“读出美感”和“读出情感”是“读”的最高境界。在高效课堂教学中,仍然要激发学生依托文本形象,以类似的情感体验,去领悟作者自我抒发或从旁描述的出神入化,把握作者内心情感的微妙传神之处,从而激发学生敏锐的语感。
语文学习的“高效”是一个辩证的概念,这是由它的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正如陆九渊所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此时的“读”正是语文课堂高效的一个必备前提。试想,对文本缺乏感知,对文本的语言缺乏涵泳品味,必然不能达到对文本深度的有效挖掘,没有读书声的语文课堂也不可能成为高效语文课堂。
二、让师生的情感诉求回归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在我们的语文高效课堂上,语文教师要能够准确抓住教材和学生的情感触发点,了解教材和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并在二者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在情感浸染中,心灵受到撼动、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情感体验中感悟到文本的精髓和深意,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情动情、以情传情、以情启情,才会唤起、感染、启迪学生之情,使学生随真情入情,更好地实现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领悟和分析。教师的情感越真挚、越强烈,就越能深深地打动学生,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波澜。从一个心灵到另一个心灵的情感有着最热烈最真挚的沟通的力量。
因此,让情感诉求回归我们的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的努力,我们一线教师要敢于对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说“不”,不是每一种课型都适合高效课堂模式,也不是每一种体裁的文本都能用同一种模式解决,我们应该避免在对文本进行挖掘时师生情感的缺席现象,教师缺位的课堂很难保证情感目标的达成。教师要使自己的情感回归课堂,回归自己的“平等中的首席”角色。
三、让“非语文化“做法远离课堂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语文的学习是离不开训练的。但是在目前的高效课堂上,部分教师片面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片面理解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教材的“例子”功能。在引导学生学习进行语言训练时,往往出现一种急功近利的“非语文化”的偏向,简单孤立、刻板机械、枯燥乏味地进行纯技术性的训练,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舍弃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品味课文中的人文内涵的过程,而是把课堂的重心定位于“训练”这一纵轴上。很多高效课堂导学案设置了大量的习题,和课文有关的、无关的,只要是所谓的经典试题、高考试题,均被拿来作为训练内容。琅琅书声不见,情文并茂、意蕴深邃的课文成了支离破碎、韵味全无的训练素材,成了游离于人文精神之外的文字游戏。生动具体的感性体悟没有了,代之以抽象的理性认识、做题技巧总结。这样的所谓“高效”课堂沦落为淡化了形象、冷却了感情的训练课,失落了人文精神、审美情趣。
“语文味”的提倡由来已久,而时下流行的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模式却存在如上所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必然造成高效课堂的“伪高效”。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发展中牢牢地抓住语文课堂“语文味”的本质属性,体现语文教育的特征,达到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