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以一年级为例
2018-02-24刘君
刘 君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城关中学,甘肃 陇南)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的重要性反射到教育这条链条上,教育是要出成果的,成果要用什么来衡量呢?学生的成绩!以成绩来衡量学生,以成绩来考核老师的业绩。于是,在幼儿园嬉戏玩耍的孩子,以一个暑假为过渡,走进了一个有学习目标和任务的环境。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却又敏感地感知着周围的环境,然而从一年级开始就有地方统一的教科书,每天按进度的课时,必须按时完成的作业量,摒弃幼儿园时期松散的状态,建立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等,实际上从一年级开始。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个跨度特别明显,严格的要求会增加学生的不安心理,但每学期的考试,班主任不得不坚持和强化。
一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六至七岁,但理解水平、反应力、写字速度等参差不齐,况且在农村中有不少是留守儿童,一般是隔代看管,而年长的爷爷辈,基本上不识字,且教育理念落后,他们不能检查孩子的作业情况,更不会辅导,这给教学造成了诸多困难。
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也是如此,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同样的作业,学生的完成质量与所用时间不尽相同,但是检查学生阶段性的成果,就以每学期的成绩为尺度,无疑,也造成了小学教师更看重了学生分数的局面,于是那些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学生会受到教师的喜爱,然后他们就会得到诸如“三好学生”等更多的荣誉,成为越得到就越能得到的“宠儿”,而成绩落后,表现一般的学生则会失去更多的成长机会。
一年级的小学生,其成长的过程,也是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为将来打基础的阶段。这个过程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性格、学习态度培养很重要,且小学生比中学生更容易受教师期望暗示的影响,如果不给教师相对宽松的环境,那么由于教师的职责或冷落,会使部分孩子心理产生挫败感,而挫败感愈发是他们成为班上“拖后腿”的。低年级学生很期待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若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来自于工作压力,有的教师就会戴上有色眼镜,不利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教育本身是利于学生的成长的,然而这样过早地将争取分数为学习目标的压力放在学生身上,是非常存弊的。
小学生成长过程本身是思想、性格等不断形成的过程,而以成绩为中心的教育,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应正确认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不能搞“一刀切”,而努力使学生在自身基础上有所进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收获。然而现在的教育处于一个矛盾阶段,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即使在小学还是看重分数,部门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考核,学校对教师的衡量,无疑就是对学生成绩的要求,所以在全面发展的目标中,都看重了“智”。教师的培育不仅关乎学生自身的未来,也关乎社会的未来,我们不能只关注成绩,而是身心的全面发展。孩子一旦产生丧失自信等心理,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师长更需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书育人”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不是有的人认为“上好一节课就成了”的那么简单,与学生在语言、情感、心灵的交流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所以在关注孩子成长,呵护他们各自所长的方面,需体制上的支撑,才能加强教师“一碗水端平”的公平意识。
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师爱”是用时间来体现的,是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实现的,所以要使低年级小学生更好地成长,建议如下:
学校方面:
1.一切从实际出发,学校应从自身的周围环境、师资力量、家长知识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扬长避短,切切实实抓教育。
2.学校应调配好现有的教师资源,任课老师进行跟班制度。这样,老师才可以不断深入了解学生,增加师生感情厚度,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简化班主任事务性工作,使班主任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班级的共同建设,关注了解每个学生。
政府方面:
低年级小学生的教育应更注重思想健康、良好习惯等方面的培养,所以政府当加强学生的全面分项考核,从正面发出信号,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同时,建立教师派外观摩学习等制度,切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相信在良性教育环境里,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在书本中得到知识,在师爱中得到温暖,在校园里收获快乐。农村学校应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努力促进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尽学校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