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作文的指导有效性
2018-02-24
(山西省和顺县和顺一中 山西晋中 032700)
以前中学生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如今,“作文之怕”悄悄消失,因为高考出题人总会让考生“有话可写”,不跑题。但要想作文出彩,我们还得多思考,多斟酌。下面本人简要谈谈出彩作文的三大招式。
一、积淀
根据近几年的作文题,我们不难发现命题者的视野愈加开阔,作文涉及的题材、主题也更加开放。题材之“大”,触及国家形象;题材之“小”,关注衣食住行。而社会发展、人文情怀等更是命题者特别钟情的领域。所以,对于中学生,写作前的积淀尤为重要。
第一,勤收集,多积累。平时博览群书,网络上精彩美妙的字、词、句和篇章,充实自己的写作仓库。积累材料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取自报纸书籍,可直接在报纸书籍上圈点、勾画出对自己有益的材料,可剪报,可摘录,也可读后感,广收博蓄,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二是取自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一双慧眼观察世界,洞察万物,你就会发现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众多的人和事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小到身边的凡人琐事,大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都可以成为我们积累的内容,特别是那些热点、焦点,比如“电梯劝烟猝死案”、中国方案、答卷……更应该毫无遗漏地“拿来”,放进自己的信息库,积蓄“源头活水”,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勤思考,多练笔。沈宏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多做。”练笔,可以从写日记开始。如果把日记本当成知心朋友,当成倾诉对象,把个人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倾诉其中,日积月累,日记本越积越厚,不知不觉间你就会发现,我们日记的篇幅变长了,文字表达变巧妙了,对问题的认识变深刻了,文思变得灵动了。练笔要做到不定时,不定量,有感而发,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
二、审视
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题型不一,有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漫画作文……每一年作文的写作要求也不一样。所以,下笔前对材料的审视必不可少。
第一,明确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高考作文大多有“文体不限”的要求。对此,有些同学误以为可以不讲文体,写作时可以随心所欲,结果写出的文章非驴非马,成了“四不像”,自然得不到高分。因此,我们首先要有文体意识,在此基础上,明确高考作文对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写作时时刻刻牢记向“要求”靠拢,突出文体特点。写记叙文要尽量使故事新奇动人,情节有起伏,有跌宕,表达要做到记叙、议论、抒情完美结合,以增加深度。写议论文要做到观点明确,素材鲜活,结构新颖,论证严密。
第二,研究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这些“标准”就是衡量作文优劣的“尺子”了。作文前有“尺度”意识,作文时随时自我“度量”,便于及时矫正,以趋完美。尤其要在“创新”和“有文采”方面多下功夫。还要多读高考满分作文,揣摩这些文章的亮点,获得满分的秘诀,自己在作文时做到“见贤思齐”。
三、谋篇布局
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明确了作文的尺度规矩,只能算是一个“热身”。在60分钟左右完成的高考作文,我们无法精心推敲修改,能让评卷老师很快发现文章的亮点,就得益于合理的布局。
文章谋篇布局,除了要考虑开头结尾、段落过渡、伏笔照应、前后顺序的安排、时间空间的变换、思想情感的转化和题材详略的处理等以外,还要独具匠心,使文章结构有所创新:写记叙文,力避平铺直叙,要在情节设计上有创新,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可用横向剪辑法、纵向连缀法、设计悬念法、哲理升华法、情节突变法、视角变换法、欲扬先抑法、细节突现法等构思谋篇,使文章波澜迭起,摇曳生姿。写议论文,可由基本的并列式、纵横式、层进式练起,最终打破常规,写结构灵活多变、备受阅卷老师青睐的得分率较高的议论文。结构的多样性、灵活性、新巧性是作文制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另外,可考虑模板写法。
A标题部分:标题是“文章的眉目”,是文章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可以透视文章内容的优劣,所以拟定标题,可以采用修辞式、反问式、引用式、仿词式、幽默式等一些拟题方法。比如:《谁毁了孩子的童真?》
B开头部分:1、用简洁的语言转述试题材料。2、选好角度,对所引材料做简单分析,或提出观点,或提出下文要探讨的问题。
C主体部分:(约占600分)
紧扣上文所提出的观点或问题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分析,就事论事,一以贯之,体现纵深思维,追求透彻说理。要求具有一到两次拓展,两到三个层次,层次之间的关系不限。
1.分析说理的目的:①析原因(根源、本质)②辨是非③陈利害。
2.分析说理的方式:①综合运用因果分析、对比分析、假设分析、类比分析和辩证分析等分析方法对选定的事件或人物的行为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分析。②为了使分析更深入透彻,或者为了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厚重,也可以适当联系现实或历史,引述相关的典型事例或名言警句(经典论述)。
3.分析说理的原则:注重文明交流,包容并尊重他人观点,反对打压不同意见;要通过自己的自由思想和理性判断来支撑文章的看法和观点,还要避免自说自话。
4.层次拓展的方法:正反对比、横向展开、逐层深入……
D结尾部分(约占100字)
再次回到试题材料与自己的观点,总结全文,升华主旨;或寻找对策(措施、办法)、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四、修改完善
通读全文,检查通顺即可。考场作文一气呵成,不能硬改,只做个别词语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