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差异化教学的对策研究
2018-02-24
(深圳市罗湖区靖轩小学 广东深圳 518000)
一、差异化教学的内涵
简单来说,差异化教学就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现有知识水平等特点,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差异化教学。
在差异化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主动计划并执行差异化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在学习兴趣、接受能力、学习需求方面的差异。差异化教学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老师在制定学习计划和进行课堂授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学习风格、能力水平、学习愿望等问题,通过创造不同的课堂学习环境,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
差异化教学是立足于学生差异的教学方法;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是在学生原来基础知识上充分发挥学生个体优势的教学。差异化教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公平的教育理念。强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差异化教学的原则
以下是引用美国教育学家汤姆林森的观点。
1.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或评价结果以满足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风格。
2.调整教学节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速度。
3.提供不同水平的帮助。
4.尽可能多地提供可控的选择。
5.通过小组练习和不同类型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
6.提供反馈和不同类型的评价。
7.考虑到资源的多样性和文本的可调整性。
8.调整作业的长度、时间和复杂性。
9.提供鼓励个体差异和促进成功的支持性的课堂环境。
三、设计管理策略[2]。
以调整教学内容为例。教师不能以传统方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让所有的学生吃“大锅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用以旧带新的形式,对以往的知识进行有目的的重复讲解。
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课堂互动环节,比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这一节课时,我组织学生们站在教室的不同方向,与学生们进行生动、有趣的课堂学习与互动,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本节课程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
再如,提供不同水平的帮助这一点。我通常会在课堂给学生们布置分组任务,对于独立能力较强的优秀生,解决问题的速度会较快。对于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我会及时予以提示或指导,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尽快掌握知识重点。
四、差异化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从性格特点、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也不尽相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充分考虑。教师往往是根据教学进度要求规划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是学生逻辑思维、基础知识、智力开发的重要启蒙阶段。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如果学生基础没有打好,后面的知识接受起来难度就会更大。而且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越是学习差的孩子越是缺乏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愿意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的去接受相关的知识。进行差异化教学可以将学生按接受能力、学习进度等情况进行分组,为不同组别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愿意参与数学教学活动[3]。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主要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总是被动接受知识。通常都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在授课结束后通常会询问:“还有同学有哪里不清楚的吗?”这个时候通常没有学生会举手,就算真正没有听懂的学生也不会举手告。一方面是因为一直以来教师都是高高在上的姿态,学生害怕和教师交流,另一方面学生也不想在课堂上成为大家的焦点。
采用差异化教学方式,教师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了分组,可以针对不同级别的孩子提供特别的帮助。对于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组别,教师可以通过进行小测验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可以重点讲解。这种方法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困难生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对于优秀生组别,则省去对已掌握知识反复听讲的时间,可以探索更多的解题方式。
3.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别和学习需求。采用差异化教学方法主要是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差异化教学模式下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学习进展,为学生制定相关学生计划与进度,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
五、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方法的实施
1.为学生制定差异化的学习计划
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差异、知识掌握的水平进行分组,将情况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老师可在衡量每个组别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的前提下,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例如在学习“小数除法”时,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我让他们直接进行例题的计算,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先他们充分了解小数的意义和运算规律,确认理解后再逐步进行计算的练习。
2.教学内容差异化
数学的教学内容都是承上启下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尤其是小学数学的知识具有连续性,老师可以在课堂授课过程中适当回顾旧的知识。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对部分学生难以掌握的学习重点进行反复强调,并通过分组练习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应将差异化教学理念应用到每个教学环节,不仅是应用到分组学习方面,还要应用在课堂提问、互动等环节。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进行提问,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自信。
教学内容的差异可体现在习题数量上,例如: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放松其做题的具体数量,目标是尽最大能力做好就可以。再比如,有一些探索活动的开展,独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会很快入手,独立性较差的学生就会不知所措,此时教师可以从旁给予一定的指导。在教学指导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更直观的操作,对优秀生可以用更抽象的操作。要引导学习困难生对某类别问题的思考技巧,对优秀生可以简化或缩短这个过程。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优秀生要提倡掌握多种问题解决方式。对困难生则要求掌握可以解决问题的常用方式就可以。
3.对学生的评价差异化
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能力的判定,也是指明学生学习方向的方法。所以,教师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后都应该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评价。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学习困难生可以适当表扬其学习努力、有所进步、字迹工整等,对于不足之处可以进行含蓄的表达,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兴趣。对于优秀生,老师则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并适时加以鼓励。
差异化评价的目的是鼓励、发扬学生的优点,改进学生的不足,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均衡的发展。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差异化辅导,确保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吸收。
4.要注意各种水平学生的合作
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差异化教学理念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被提出,在小学阶段一些差异化的教学形式受到了一些挑战。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教师也在反思这种给学生分等级的差异化教学方式,会不会伤害部分学生感情与自尊,过早给发展中学生定性,是否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觉得教师对学生分组可以定期进行更改。现在的学生心思普遍比较敏感,不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给他们定性,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教师眼里的差生。让优秀生与学习困难生进行合作学习,可以有效的避免差异化教学过程中的尴尬。
合作学习也是差异化教学的一种途径,可定期将优秀生与学习困难生进行组合、合作学习。由于个体之间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思路,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共享这些资源,从而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之间的差异可能是思维方式的不同、知识储备量的不同、生活经验的不同等。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
5.如何看待学生的差异
学生的差异是一直存在的,教育不是为了消灭差异,是为了寻找差异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人类正是因为有了差异,才实现了社会的多样化发展。
结语
由于学生的个性与接受能力的差异,导致学习进度的不同,这种情况在小学阶段尤为明显。教师要充分尊重这种差异,利用差异化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位学生打好数学的基础,促进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