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审美教育

2018-02-24黄丹妮

新课程(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荷塘文学作品高中语文

黄丹妮

(浙江省金华市第六中学)

一、朗读与审美教育的概述

(一)朗读教学

朗读是我国语文教学中最优秀的传统教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文章七分读”等,都是在强调朗读的重要性。自古至今,很多文人、学者也都非常重视朗读。宋代大文豪苏轼曾说过:“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最近,在央视热播的《朗读者》更是掀起一股“朗读潮”,让我们越发深刻地明白朗读之人需要通过朗读传播文字,更需要通过朗读展现生命。笔者认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朗读教学除了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之外,还肩负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力,陶冶学生情操,最后达到审美教育的重大任务。

(二)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也称为“美育”,它是指审美活动渗透和延伸到教育活动中。具体来说,就是对艺术和各种形态的美等具体的媒介加以利用,揭示审美对象所具有的价值,对人的情感起到直接的作用,进而对人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完美的心理结构得以塑造。可以说审美教育是一种有组织且有目的的定向教育。

二、在朗读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

(一)有效朗读,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旧要给予朗读教学高度的重视,以让学生在有效的朗读中能够进行整体的感知,使其有所感悟,使其语感和情感得以培养和熏陶,且对其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进行《诗经·氓》这一课的教学时,除了在配乐下老师进行范读,全体同学进行自由朗读外,还对学生进行反反复复的朗读训练,要求学生在朗读时要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要读好停顿,做到节奏分明;要了解叙事脉络,做到读懂故事;要品读情感,学会体会感情变化;要感悟形象,做到把握主旨。通过如此反反复复的朗读训练之后,学生对诗中叙事发展以及主人公的情感脉络有了清晰的认识,对氓的虚伪、始乱终弃有所体会,且感悟到女子所具有的诸如纯真、勤劳、忠贞等优秀品质。此外,他们的学习兴趣也随着朗读所带来的情感变化而进一步激发。

(二)有效朗读,提高审美能力

意境之美和韵律之美是中国文学艺术最大的特征。在阅读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时,教师和学生要通过朗读来挖掘语文课本中文学作品中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并且要探幽发微,融入自己的审美体验。

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毋庸讳言,高中生已经具备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对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很容易把握,但是对其中的意境之美则需要进行引导,而这引导的最好方法不是赏析文中的句子,而是进行有效的朗读。这个有效的朗读,需要朗读者“必须以回忆的心绪、缅怀的态度、反观的视角、评价的高度来进行朗读”。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联想。例如,让学生在对“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段文字进行朗读时投入自己的情感并加以充分的联想,即便学生没有身处于荷塘之中,也能深切感受到荷塘景色的优美,仿佛身临其境,这时荷塘月色的优美画面也自然舒展开来。因此,从上述教学活动来看,朗读教学对学生感受中国文学的“美”具有非同小可的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有效朗读,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的特征,还具有“人文性”的特征。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除了要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外,还需要承担起育人的任务。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发现不少教师都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文学作品进行条分缕析,引导学生对每个文学作品都进行深挖细掘,导致那些原本能够把人们感动得声泪俱下的文字变得对学生毫无效用,丝毫不能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这自然也就起不到育人的作用。但是若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对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朗读加以高度重视,则会发现朗读能在更大程度上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且育人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在新课改下,朗读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它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担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不过诸多教学经验表明,朗读教学所承载的审美教育的任务未能很好地完成。本文以朗读教学下的审美教育为内容,希望能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全面完成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梅月琴.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4(1):28.

[2]叶梅.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2015(7):16-17.

猜你喜欢

荷塘文学作品高中语文
小荷塘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热闹的荷塘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荷塘
荷塘三记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