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2018-02-24彭景收
彭景收
(山东省单县实验中学,山东 单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如果不去实践,不真正地运用,那就相当于白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是更好地巩固书本上的知识,如古人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中阶段进行的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更具有实践性,多通过实践活动来讲解课本内容,况且仅通过课本教学未免太过于死板,缺少趣味性的课堂,学生也一定提不起兴趣。所以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任务,根据教学任务适当地安排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更好地理解,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
一、开展“双基”要求
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符合“双基要求”,即符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这两个要求是基础更是必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能够牢牢抓住这一点,可是对于知识,从短期了解到长期巩固,是一个遵循渐进的过程,而最好的方法便是通过实践活动,对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印象深刻自然能够更好地记忆。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活动起到的促进作用是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当中的必要性。
例如,在八年级《品德与社会》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知识就是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我们就可以通过组队游戏来进行教学,比如,可以开展男生小组篮球比赛、女生小组拉拉队比赛,或者两人三足游戏,每个团队都需要相互配合,队员有难,其他队员不会抛弃,因为这是一个整体,这是一个团队!每个人都需要付出,人与人之间都要相互体谅,相互理解,宽容待人,个人的成功不代表整体的成功,但团队的成功却显示着每个人的努力。通过这种团队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达到了开展实践活动的目的,让每个同学参与进来,只有真正地走进自己的团队,真正地将组员视为家人,结果怎样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次活动当中通过亲身经历能够有新的收获,有新的认知。
二、彰显品德教育功能
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体现品德教育的功能。这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重要意义。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德认知,不仅仅是课堂的意义,更是当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品德与社会的德育功能往往会被忽略,所以应该强化它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将其作为主要内容。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就要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来体现所谓的德育功能。
例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可以带领学生去亲身感受大自然,去看看一些化工厂的污染对周边农作物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想要保护大自然的意识,通过对比实践来体现这一主题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感化学生,实现增强德育功能的目标。
三、具有趣味性
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具有趣味性。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从心底里更愿意去接受,学生更是如此。所以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自愿,让学生加入实践活动的策划中,在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学生更乐意接受的方式方法举行。多安排一些趣味性强的互动游戏,把学生的积极性提起来,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寓教于乐,开心地学习,从学习中获得乐趣。教师要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学生不仅仅需要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学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贪玩,当今网络游戏盛行,学生难免会沉迷于网络,这时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找出网络上的一些不良内容,自己发现网络不仅有利更有弊。正视如果不好好利用网络,就会带来危害,让学生感同身受,必定会好好利用网络,对他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板块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其中,更加深有体会。
四、遵循现实境况
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符合现实情况。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这一学科也不例外,且更贴近现实。通过书本内容映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活动,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联系生活实际。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情况,以小见大,通过小事件来折射出大主题,让学生对社会的发展有更多的了解,明确自身的位置,有准备、有计划地面对未来的发展。
综上所述,实践活动的开展必然有它的意义,并且是不可替代的意义,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好这一环节,坚持做到开展“双基”要求、彰显品德教育功能、具有趣味性和遵循现实境况这四大方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