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教学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24崔涛
崔 涛
(大同市新荣区第二中学校,山西 大同)
卡尔德隆曾经说过,教学的真谛不在于知识的传播而在于激励和唤醒。所以在对学生日常教学中,激励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对小学计算机教学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提出新要求。计算机课程强调实际上机操作,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更注重“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互动交流”。激励教学可以成为小学计算机课堂重要的教学动力,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在需要,更能优化课堂进程发展,提高课堂效率,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后续教学打下重要基础[1]。
一、小学计算机教学应用激励教学的必然性
作为我国学生基础性教学的重要阶段,小学教育承担着为我国小学生奠定知识基础的重要任务。由于年龄和心智等方面原因,很多小学生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格的学习自觉性。再加上小孩子普遍存在爱玩、叛逆、对学习缺乏兴趣等特征,在日常计算机教学中,相关指导教师想要完全集中学生注意力,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不轻松。
从现代小学生计算机课程教材上看,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大多以枯燥的文字录入和表格绘制为主,这些教学内容和指导教师单调的教学手段,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因此无论是从学生年龄特性上看还是小学计算机教材上看,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合理加入激励教学机制,可充分激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能动性[2]。
二、激励教学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激励教学不仅是我国教育课改大环境下对小学计算机教学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善我国小学计算机现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小学计算机教学现状,具体可以实行以下措施:
1.有效把握学生发展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
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引入激励教学的前提一定是对教学信息的充分有效把握。在开展小学计算机教学前,相关指导教师必须详细了解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情况,比如学生知识层次数据资料、学生日常喜好资料以及一些特殊学生的家庭背景资料等。对于这些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实际上都是为了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可以“对症下药”,提高教学针对性[3]。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历史教学情况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在制定激励教学具体措施的时候才能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切入,侧重点应该放在哪里,从而保证激励措施的有效性。就现代小学生日常学习特点来看,他们对实际操作的兴趣远大于理论学习兴趣。结合这一情况,相关计算机指导教师可以将激励教学措施与上机操作进行有效结合,给学生提前设立一定计算机课程知识项目,并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励学生自主完成计算机课程操作项目,从而通过具体动手操作和激励机制的催化作用,使学生完成高效率学习,提高知识摄入量[4]。
2.情感辅助激励
在对学生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把控的基础上,还应该借助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辅助激励教学,推动计算机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难免会遇到比较难以解决的计算机问题,甚至一些叛逆较为强烈的学生,从一开始就无法融入激励教学体系中来,鉴于以上两种问题,相关指导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辅助激励。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心性发育还未健全,难免会有一定自由向往和叛逆等特殊心性,甚至在课堂中还有可能存在一些叛逆行径。这些情况并不能说明学生无法参与计算机课堂,指导教师更没有资格单方面否定其教育价值,所以一旦遇到此类状况,指导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学生思想状况和叛逆内因,并且尽量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利用真情实感对学生进行辅助激励,提高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和依赖感,从根本上对学生发挥激励作用。
激励教学是全国教育课程改革大背景下,课程改革重点研究方向,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是小学计算机教学,所有教学课堂都可以引进激励教学机制。指导教师必须在充分考量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兴趣类型的基础上,对学生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从而从学生角度出发,设立高针对性的激励措施,防止无效激励的产生,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