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背景下教材“活动”栏目的二次开发
——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为例

2018-02-24宁东东

新课程(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人教版栏目教材

宁东东

(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广东 中山)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育部相关部门对教科书的编写也提出具体的建议:通过为教学提供必要空间的方法体现“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和“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基本理念。例如,适当安排学生探究活动[1];根据教育部的建议,不同版的教材都增加了“活动”这个栏目,这个栏目体现了新教材的一个特色,可以说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志。“活动”栏目的设计有别于传统教材的练习题或复习题,它是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一个互动式、探究式的重要教学环节,有利于转变传统教师“填鸭”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由传统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自主式学习转变[2]。

探究、自主学习的良好载体是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探究、合作学习,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2013年起,我校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问题,通过问题的探究突破重点、难点。在这个背景下,教材中的“活动”栏目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一、“活动”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部分“活动”中问题设置与学生能力层次不相符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的“活动”是经过编者精心设计而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所用材料都来源于客观事实,非常有代表性。设问充分考虑高中生的思维认知过程,活动中的问题或操作基本属于高中生的能力范围内。但毕竟同一本教材要面对全国的学生,学生的能力层次差别比较大,有些学生觉得简单,有些学生就会觉得困难。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学生入学成绩基本上是全市的后段,思维能力、认知水平与重点学校有较大的差距,在使用“活动”的时候常遇到一些问题或要求过难,或者缺乏必要的思维铺垫,导致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时难以得出问题的答案。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32页的关于大气的水平运动的“活动”,该“活动”给只出一个条件“等压线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然后要求学生在“图上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给出图是一个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编者的意图是学生在学习了近地面的风的受力及风向后在一个实际的气压分布图上画出风向。经过实践证明,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画不出来。主要原因是问题的设置在思维有一定的跳跃,一些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把知识直接迁移到应用上。

2.“活动”内容多耗时大

纵观整本必修一,有16节课文,共有活动37个,平均每节课文就有2~3个活动,活动数量多,而且在课堂上开展活动耗时多,甚至有些活动很可能要占用整节课的时间,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35页“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的活动,学生需要将教材里的知识通过制作模型展示出来,制作这个模型需要结合知识点去思考如何剪贴,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才有可能把模型准确地制作出来,所以要保证教材中“活动”栏目得到充分利用,必须占用大量的时间。但是与之矛盾的是,必修一内容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开设的课时却一般每周只有2课时,而且每个学年上学期的周次比较少,课时非常紧张。在这个背景下,很多老师往往会把“活动”栏目的内容删掉。

3.部分“活动”材料远离学生生活经验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地理要学习“有用”的地理,所谓有用的地理就是能够应用到学生的目前或者以后的生活中。但在人教版必修一中的有些“活动”的素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42页中关于天气系统的“活动”,该“活动”素材选取的是小说《水浒传》“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虽然素材选自经典名著,比较有特色,对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有一定的作用,但用在地理教学上就出现两个问题,一是素材与生活脱节,时间上远离现代,空间上也远离学生所在南方地区,学生与这个素材之间没有太多的共鸣。二是素材是选自小说中的场景描述,属虚构性质,不符合必修一自然地理强调知识科学性的原则。

4“.活动”的答案随手可得,难以真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当今社会,网络越来越发达,为每个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同样也深受其利,备课、找题、找素材等等变得异常的方便、快捷。很多问题的答案只要百度一下就可以马上找到,但是发达的网格也带来另外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我校刚开始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笔者经常利用教材中的“活动”作为课堂探究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后来发现学生展示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几乎一模一样。很明显,学生也学会利用网络“学习”了,在这个情况下教材中的“活动”就没有探究、学习的意义了。

二、“活动”栏目的二次开发

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问题的探究,教材中的“活动”与知识点的匹配度高,科学性强,是很好的探究主题,虽然教材中的“活动”存在一些问题,但如果弃之不用,重新找素材设置问题,备课量是巨大的。而且还不能保证你找的素材能够完全匹配知识点,且没有科学性的错误。所以为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克服这些“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需要对教材中现有的“活动”栏目进行二次开发。

1.设置课外“活动”

“活动”栏目可以划分为认知拓展类、技能操作类和问题解决类[3]。为了解决“活动”内容耗时过多的问题,可以把其中认知拓展类的“活动”变为课外进行。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35页“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的活动,该活动是建立在已学三圈环流的基础上制作的,目的就是要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但由于制作过程耗时过多,不宜在课堂制作,可以改在课后制作,课堂上展示,这样既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又可以达到“活动”的目的。

2.修改原有设问

由于部分“活动”中问题设置与学生能力层次不相符,为了使之符合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小组合作探究能顺利推进,需要修改这些“活动”中的问题设置。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30页关于海陆风的活动。该活动原来的问题设置是这样的:

①在图中标出白天和夜间海洋和陆地气压的高低;

②想想一天之内,海岸边何时吹海风,何时吹陆风?

③在图上画出白天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

④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这几个问题虽然比较经典,但问题之间缺乏更直接的联系,并且第④个问题“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影响”难度比较大,海风的影响比较显著,但陆风的影响就比较复杂,小组在展开讨论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障碍。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在不改变材料的情况下,把问题改为:

①分别标出白天和夜晚陆地与海洋的温度高低;

②标出白天和夜间海洋和陆地气压的高低。

③分别画出白天和夜间,海洋与陆地之间大气运动方向,构成一个环流。

④想一想一天之内,海岸边何时吹海风,何时吹陆风?

⑤吹海风时,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何影响?

更改后的问题设置的内容与原来相比,差别不太,但问题与问题之间形成知识链条,更具有渐进性,难度也有所降低,与热力环流的知识点形成呼应,有利于小组成员之展开讨论。实践证明课堂的效果要比原来的好。同时,问题设置的改变也杜绝了学生在上课前百度“活动”答案的行为。

3.增加条件

有些“活动”给出的材料、条件不充分,学生在讨论时无从下手,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32页的关于“大气的水平运动”活动,该“活动”是学生学习了大气的水平运动之后开展的,但问题设置过于跳跃,虽然在等压线图中画风向的方法是来自于“近地面风向的特点”这个知识点。但学生刚刚学习近地面风向的知识,马上要把这个知识转化为画风向,难度太大。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就算是先讲一遍画风向的方法也有一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同学掌握不了。所以必须增加一些条件,对“活动”的材料进行补充,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信息和能力结合现有知识展开探究。以“画风向”这个活动为例,必须增加“近地面画风向的方法”作为补充材料,学生才能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活动”提出的要求。

4.更换原来的“活动”材料

更换“活动”的材料,可以使“活动”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更能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来的“学习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例如,把在《常见的天气系统》中的“活动”中引起《水浒传》的材料改为最近一次比较明显的寒潮事件,通过引述气象部门的预报,新闻媒体的报道等内容作为“活动”的材料,结合材料,进行类似的设问。虽然问题变化不大,但材料变得更贴近生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变得更加强烈,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师对时事新闻的处理能力,如果把材料和设问进一步修改就可以形成一道有生活味、时事味、地理味的原创题。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就一直强调教材只是备课的材料,不是为了教材而上课,而为了达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而上课,不同版本的教材只是我们备课的材料。虽然这个理念在一朝一夕间转变过来,但是这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对“活动”栏目的二次开发,就是备教材的一种尝试。它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人教版栏目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