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锻炼中培养自信心
2018-02-24卓伟业
卓伟业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江苏 宿迁)
一个人的信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活动结果、他人态度和自我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成功率成正比。这在体育教学中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那么,体育老师在体育锻炼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呢?
一、让学生体验成功
研究证明,不断地让学生获得成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根本方法。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为了使学生获得足够多的成功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教与学应在教学中遵循“小步子”的原则,也就是学生所制定的行为目标不可太高,必须适合他的现有水平,然后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让学生分段逐步完成,并在完成后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每完成一个“小步子”就增加一分信心。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要善于维护和保护他们原有的自信心,并不断发现新的起点,让他们获取新的成功,更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对他们关怀有加,努力为他们创设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成功,树立自信。
二、要实践双向沟通
“代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横亘,无论是在家长与孩子,还是师生之间。但作为师者,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积极地削减代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所以我们要提供、创建一个双向沟通的平台,平等对话。在训练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期望和要求的做法,多了解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主动找你交流、向你倾诉,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态度要真诚、倾听要耐心、分析要细致,让学生觉得你就是他(她)最忠实的朋友,因为在朋友面前人不会丧失信心,相反会树立信心。
三、要倾听分享心声
当学生在生活、学习、锻炼中遇到困难、挫折时,很需要听众来听他的心声,以解内心的困惑或者需要有人同情他的哀伤等等,这时老师要抓住时机给他解惑或者给他鼓励和帮助,让他及时调整或及时回归积极上进的人生状态;同时当学生获得成功,需要与人分享快乐的时候,教师不要吝啬时间与微笑,要给予表扬,让他信心满满,对人生充满更大的期待,但同时也要含蓄地引导,防止骄傲的情绪滋生,骄傲的情绪是自信心树立的大碍。
四、要多欣赏少批评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很重要,要想关系融洽,教师就要摆正位置、找准角色,在训练过程中,多称赞、多欣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很多知识和能力正随着生活、学习体验的加深而逐步形成。人无完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都需要改进。训练过程中,点滴的进步,得到教师的认同和赞许,都会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
五、要充分信任学生
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教师要相信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和自学能力,从而鼓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活动的主人。现在的学生都是特殊的一代,不是懒,就是被惯着;不是管的,就是散放的。对个人的方方面面及能力还没有充分认识和发掘到位,因此激发其内部动机很重要,要调动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充分信任自己,让他们充满信心地完成任务并不断地进取,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使自信在喜悦中得以树立。
六、及时调整期望值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或者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客观条件,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当前的情况,适当提出期望值。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养,同时也让部分学生明白体育这门学科也是需要天赋和先天的身体条件这些客观现实的,及时调整对自己的期望值,既不能妄自菲薄,亦不能好高骛远,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步步完善自我,逐渐树立信心。
七、要积极疏导心理
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的多,特别是留守儿童。好多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常言“医者父母心”,同样“师者亦是父母心”。作为老师不光传道、授业、解惑,还要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能够自信满满,笑迎未来。对于存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做到时时观察,刻刻留意。因为内心的不健康,远比身体欠佳带来的伤害要大得多。
自信不是一个事物,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它完全是一个人精神状态的体现。自信的人都是一样的,不自信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因此,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做一个有心人,毕竟你的成功要建立在他人成功的基础之上,只有他们自信了、成功了,你才能成功,因而才能自信。所以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光是教师的责任义务,更是教师价值的体现。因此,培养学生自信心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