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在高中班级管理中运用的实践与分析
2018-02-24徐剑锋
徐剑锋
(广东省遂溪县第一中学,广东 遂溪)
从根本上来讲,感恩教育的宗旨就在于认同并且感激他人及整个社会对于自身的扶持,然后运用真诚情感予以相应的回报。在传统美德的视角下,感恩心理构成了其中不可或缺的美德。高中生是否具备应有的感恩意识,在根本上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决定着核心性的基本道德素养[1]。
一、高中班级管理融入感恩教育的重要价值
感恩心理并不能够自然产生,而是有必要运用长期性的感化与教育对其施以全面的培育。因此可见,感恩教育在根本上构成了人文教育的关键点与核心要素,其中包含知恩、报恩与感恩等相关要素。对于班级管理来讲,感恩教育在现阶段的班级管理中占据了显著的地位,这是由于感恩教育有助于激发高中生深层次的感恩意识,从而塑造优良性格以及健全人格[2]。依照现阶段的课改宗旨,高中班级管理并非单纯停留于浅层次的班级纪律约束,同时还需关注全方位的道德素养培育。在此前提下,确保将学生培育成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
高中生本身处在特殊的成长期,其身心尚未真正达到成熟。在此状态下,班主任有必要给予全方位的思想指引,从而将班级管理的关注点全面转向感恩意识的塑造与激发。高中生是否具备应有的感恩心理,其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拥有健康心态以及健全的心理素养。与此同时,感恩教育也构成了高中生责任感的根基所在,对于感恩意识予以全面塑造的举措符合现阶段的德育宗旨,同时也有助于高中生拥有优良的社会适应力与高层次的人文素养。
二、探求实践举措
我校自2017年起开展了“《利用班集体活动开展高中生感恩教育的研究》——以广东省遂溪县第一中学为例”的课题探索,多数班主任针对班级管理都能全面结合感恩教育,通过培育感恩心态的举措来创建和谐的班级整体氛围。感恩教育具备结合体的教育特征,其中融合了事迹感染、正面指引以及环境影响。因此,在当前的班级管理范围内,如果要全面施行多层次的感恩教育,那么还需着眼于情感引导,从而将感恩教育紧密衔接于高中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具体而言,针对高中班级管理运用感恩教育应当体现为如下举措:
1.全面强化感恩心理的引导
高中生如果欠缺应有的感恩心理,那么将会倾向于性格冷漠并且忽视人文素养的培育。因此,为了显著强化学生具备的感恩心态,针对班级管理就要强化全方位的感恩心理引导,通过运用情感交流与心态引导的方式来提升感恩教育现有的综合水准。具体在日常性的班级实践中,班主任有必要将感恩教育渗透于细微的班级日常活动,确保教师以及学生能够强化平日的情感交流,及时沟通情感并且分享生活体验。
在强化心理引导的前提下,教师也要着眼于提升自身具备的人文素养,运用典型性与示范性的方式来感化高中生,从而让其真切体会到感恩心理对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具体而言,班主任与高中生有必要营造彼此理解、彼此尊重并且互相激励的优良班级氛围,运用以情感人的方式来强化针对感恩教育的说服力以及感染力。
2.创建优良的班级氛围
高中班集体如果整体上呈现冷漠与淡漠的氛围,那么身处其中的高中生将会很难察觉到感恩心态,对此表现为忽视的态度。由此可见,班级氛围在根本上决定着感恩教育的成效。
感恩教育应当体现为优良的熏陶作用、导向作用、辐射作用与激发作用,而日常性的班级生活本身构成了主要的感恩教育阵地。从现状来看,针对班级管理有必要致力于全面宣传感恩心态,运用信息化的途径来实现针对感恩心理的宣传与激发。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确立典型的感恩榜样,在班会上为学生播放与感恩教育有关的短片与视频等,积极创建和营造浓厚的感恩意识与感恩氛围。
3.关注感恩教育实践
感恩教育不能停留于表层性的说教,而是要全面渗透于高中生的真实生活。因此可见,只有建立于实践前提下的感恩教育才能具备优良的实效性。具体在实践中,教师有必要指引高中生善于体察身边人对于自身的点滴关爱,对其怀有真诚的感激心态,并且予以回报。例如,针对养育自身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师长以及身边朋友与同学,高中生都要抱有厚重的感恩心态,体察他人的付出并且学会给予相应的回报,从而全面培育高中生高水准的人文情怀。
经过综合分析,可以得知感恩教育应当全面融入现阶段的班级管理,以此来激发高中生应有的感恩心态。从本质上讲,感恩教育体现为系统化的显著特征,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当更多关注于感恩教育,运用多样化的途径与方式来强化感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