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的烦恼们
——不能承受的家庭之重
2018-02-24罗毓华
罗毓华
(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甘肃 兰州)
2017年对我的职业生涯而言,是不同寻常的,工作了四年之后,学校安排我担任了班主任的职务。坦白来说,这是我未曾料到,因为我既无理论储备也缺乏实践经验,接到消息后连续几天心情都无法平静、惧怕、慌乱,似乎也夹有一丝小小的兴奋和期待。
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与他们的第一次见面结束后,虽然未当过班主任,但毕竟在四年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些与学生相处的经验,因此在面对一群稚气未脱,对刚刚进入的新环境充满好奇心与羞怯感的孩子们时,迅速树立起了教师威严而不容侵犯的形象,总体上平稳有序的完成了初期的工作,而后对于班主任这个角色,没有之前那样战战兢兢的畏惧心了,管理学生这件事情,似乎并不困难。
一、突如其来的烦恼
可惜,新高一正式开学后的两周里发生的事情,冷酷地粉碎了我浅薄而粗糙的判断。
开学仅仅两周的时间里,有名同学出现了一些情绪和心理上的反常情况,让我措手不及,焦头烂额。
由于相处时间过短,事发突然,我对这名学生仅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信息。开学第一周的有天夜里,学生A的家长突然在十点多打电话给我,接通后,没有一句客套寒暄的话语,他直愣愣地甩给我一句“罗老师,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个孩子不想上学了!”我当时非常震惊,心头一紧,不由自主地“啊”出了声,随后意识到自己的激烈反应可能会加剧家长的焦虑心情和忧惧感,立即压住自己的惊愕,尽可能用平静的声音安抚他的情绪,然后询问事情的原委。
“这孩子今天上学回来情绪不太合适,脸色不好,我们就问了一下,结果她突然哇哇大哭起来,边哭边说着不想去上学了,我们追问原因,她什么也不肯说,只是一个劲的哭闹,我有些生气,就加重语气数落了她,表明态度:必须得上学!她听后停止了哭闹,怔怔地看着我,冒出来一句:‘你再让我上学,我就跳楼’,我听了真的吓坏了,不敢再逼她,实在没办法,只能给您打电话,我现在该怎么办才好?”
我听完家长的讲述后,一头雾水,情绪从惊诧转向茫然,家长的叙述里没有任何孩子出现以上反应的原因,在这件事情上,我们都存在巨大的疑惑,只要孩子不开口,我们便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二、浮出水面的真相
第二天刚到教室,我便把与A关系亲密及她前后左右的同学叫到办公室询问,因为刚开学一周,所以我在他们那里得到的信息有限,不过至少了解到A与周边的同学交流并不多,总体上大家对她初步的印象是安静内向,气质有点冷冷的。此外获悉,第一天上课时她因为老师提前布置的作业没有完成,在同学面前受到了一点并不严厉的批评。
直到与她父亲当面深入交谈后,我才有一些明白了这其中原委。他的父母之前有一个孩子,二十岁的时候因为突发事故离世,这个巨大的悲剧一度将这个家庭推入了绝望的深渊。后来,经过慎重的考虑,夫妻二人决定再要一个小孩,便是A。因为之前的丧子之痛,他们从小对A十分宠溺,百依百顺,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在万千宠爱中成长起来的A在读高中之前也一直是班上表现较为优秀的学生,老师对她也十分偏爱,关注有加,可以说,她的成长可谓是一帆风顺,在家中是父母的公主,在学校是老师的爱将。这次突发的异常令她的父母十分困惑。在我们的谈话中,以下话语被家长屡屡重复:“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啊,她以前很优秀,一切都很好,我们真的很不容易”,可见他的慌张与无措。
可是除了打开孩子的心扉,探索她的真实想法外,对这个问题似乎找不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可A又执拗地拒绝与家人沟通。于是,我与学校心理老师沟通后建议他们寻求专业帮助,带孩子去做专业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的干预效果明显,在与咨询师交谈之后,A终于愿意与我们沟通了。她开口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其实,那个,我不是不想上学,只是不想在这里上学。”对于她口中道出的缘由,我的第一反应是无法接受的,毕竟我校是一所口碑与质量并存的重点高中,很多优秀初中学子毕业后的理想归宿,她拼命拿到那张来之不易的入场券后,却在一仅仅星期后就要逃跑。我忍着好奇不发作听她继续说:“我来这里的第一天就感到十分压抑,同学和老师都很好,只是我不喜欢,这里不适合我,我一站在校门口就感到恐惧焦虑,所以,我要转学,不让我转学,我就不上了。”这番话大概是思考了很久,鼓了很大勇气后讲出来的,可惜话一出口,却变成了最后通牒,没有一丝回旋余地。我感到一阵失望,无力拦阻,他父亲抱歉地望着我,满是无奈与尴尬。
三、温柔地对待维特的烦恼
对于出道不久的年轻班主任来说,遇到以上的事件无疑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挑战与考验。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在于管理,更在于守护那些稚嫩敏感的心灵,照看并且打磨他们从脆弱变得坚强。这个孩子所呈现出的情绪异常,她的家庭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A同学从小所受到的过分宠溺和关注使得她无法在全新的、聚集了与她一样优秀孩子的环境中找到自我,从而产生焦虑和恐慌,最终选择逃离。
面对受伤的稚嫩心灵,所有成人世界里成熟、精密、四平八稳的道理都不足道,我们以为这是一个内心成长的契机,自怨自艾不是出路,敏感自怜就是软弱,但如同少年维特一样,从他情感激荡的内心独白中可以看到,他能够充分体味内心的感受,而对复杂多元的世界理性不足,他能够看到的世界还很小,而在这有限的范围内的压力多过于他能承受之重,当遭遇挫折的时候,放大痛苦,直接崩溃,悲剧就此产生。那么,我作为他们这个阶段的重要守护者,对待那样的心灵,也许应当极尽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