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之构建
2018-02-24汪丹
汪 丹
(宁夏育才中学,宁夏 银川)
高中阶段是学生从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迈进的过渡阶段,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成功接受更高等级教育、能否取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否获得更高的人生层次的重要因素,因此高中阶段的教育历来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中生面临着高考,面临着人生的分水岭,高中教师必须不断加大高中教育教学力度,不断提高学科教学效果,才能为高中生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因此,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构建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成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等。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当从哪些角度入手,采取哪些策略来构建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
一、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积累
高中生面临着高考,所承受的压力是空前巨大的,各门学科的教师都在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加大教育教学力度,甚至许多教师还在采取传统的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机械、乏味的强化训练,极大地挫伤了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导致高中生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学习动机,不能保证学习活动的高效开展,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奢求能够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因此,激发高中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成为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手段。例如在《雷雨》一文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高中生能够更加深入体会戏剧的三要素:矛盾冲突、人物语言、舞台说明等内容,让学生对戏剧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一个更加准确的把握,教师就组织学生开展了舞台剧表演的活动,让学生在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之后,通过舞台剧的形式把课文内容进行真实的呈现,让高中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理解,对文中人物进行活灵活现的演绎。这种方式比教师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讲解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让学生对戏剧的矛盾冲突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实现学生语文知识的丰富积累,实现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完美构建。
二、用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实现学生多向思维培养
高中生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发展是时代的最强音。想要保证高中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量,首先需要保证高中生具有极强的思维能力,保证学生拥有高水平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等,并能够在学习中、生活中有效运用这些思维。所以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项思维的培养,并通过多种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来确保学生多项思维培养的高效开展,以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就组织学生开展了以“我眼中的‘林妹妹’”为主题的辩论活动。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研读,让学生依据对林黛玉的不同观点进行群组的划分,然后从文章当中寻找相关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论点。在辩论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们发言积极踊跃,有的说:“林黛玉性格温婉细腻,与人无争,是一种惹人怜爱的典型形象。”有的同学则进行反驳:“林黛玉正因为与人无争,所以没有独立个性,太过于软弱,总感觉自己寄人篱下、低人一等,最终才造成了其悲惨的命运。”有的学生又发表了不同的意见:“林黛玉那是一种病态的美、柔弱的美,假如她的性格泼辣、刻薄,贾宝玉还会喜欢她吗?”经过辩论,学生们对人物性格把握更准确了,同时对于事物的多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实现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加深学生文化素养养成
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鲜明的作用。例如在《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中,教师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寻找“新词新语”的活动,让学生们到生活中、网络中寻找那些被人们广泛应用的流行语,感受这些新词新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真切体会祖国的语言和传统文化得以不断传承、不断进化的发展进程,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实现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切实培养。
总而言之,对高中生进行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并不是短期就可以实现的过程,也不是一个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过程,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扎实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多种手段和多项措施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夯实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训练学生,实现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