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教材,提高中高段学生读写能力

2018-02-24刘玟艳

新课程(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教版习作课文

刘玟艳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栗树山小学,湖南 株洲)

新接手六年级一个语文班,我陆续接到家长的电话,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孩子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痛。其实孩子平日喜欢阅读,可为什么就是作文写不好呢?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的经验是:“作文指导的功夫就是在写作前,而且主要是在阅读课上。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立足教材,挖掘读写训练点,以“读”来促“写”,读写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悟到写的方法,提升读写能力。

一、读透教材,找准单元读写结合点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读懂读透教材,也要注重单元课文之间的读写联系,整合单元训练目标,加强读写联系的途径。

比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二单元“民风民俗”这一单元中,“体会作者怎样写出中国民风民俗特点”是单元读写训练的主线。落实到每一篇课文,教师可依据不同文体和内容,有选择地安排读写训练点。如《藏戏》侧重让学生通过梳理课文内容,从藏戏的形成、藏戏的特点两个内容,引导学生感悟藏戏独特的戏种,学会从不同方面展现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进行习作指导时,也可以以此为习作例文,尝试写一写家乡的戏曲艺术。

二、寻找入口,关注课文语言表达形式

学习中课文如何搭建课文与写作之间的桥梁呢?这需要教师关注课文的语言形式,领悟表达方法。

(一)关注课文特殊的句式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围绕“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这一中心句,连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四个相同的句式具体地描写了西沙群岛海里里各种各样的鱼。《盘古开天地》第四自然段描写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巨大变化时,“气息变成了……声音化作了……双眼变成了……四肢变成了……肌肤变成了……”相同的夸张而又极富想象力的句式充满着浓浓的神话色彩。

(二)关注课文特殊的段落结构

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火烧云》,作家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时候,每段开头都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过渡:一会儿、瞬间、接着等,通过这样的过渡词将火烧云形态的千变万化写得十分生动。还有《桂林山水》并列式段落结构,《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总分式的段落安排,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要让学生体会这些独具匠心的段落结构。

(三)关注课文特殊的写作手法

不同文学体裁,作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不尽相同,教师要有侧重点地教学生通过阅读习得方法。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五单元“作家笔下的人物”单元中,每篇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角度各不一样,《“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语言描写耐人寻味,《临死前的严监生》手指动作的细节描写入木三分,而《金钱的魔力》前后对比的语言、神态描写十分传神;托物言志的《梅花魂》,欲扬先抑的《桥》,借景抒情的《草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找准切入点,巧妙渗透写作方法。

三、明确要求,落实学段训练重点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怎样用好这个例子,2011版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中年级写作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把一段话表达清楚,描写具体。可见段的功能举足轻重,前连词句后举篇章。

(一)中段注重结构段的训练

1.利用课文语言空间进行扩展性描述。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某些精彩的文字或一笔带过的略写内容展开,详尽、细致地描述其具体情形。比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第二课《五彩池》描写后的“……”还有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2.挖掘课文的概括描写处进行插入性习作练习。课文中有些地方比较概括,这是作者的写作技巧,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隙,进行插入性的习作训练。例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32课《好汉查理》一课,我利用课文中13自然段概括性描写的地方进行练笔。

暑假里,查理是怎么陪杰西在草地上玩的?请充分发挥想象,将句子写完整。

有太阳暴晒的时候,查理在树荫下津津有味地给杰西讲故事;有一天,查理生病了,躺在床上___________;同学们在楼下喊他去踢足球的时候,查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查理___________。

(二)高段注重篇章训练

第三学段着重练习写篇的训练,使用教材时,教师要合理以课文与习作的内容为基点,着重研究如何通过读写活动,训练学生审题立意,围绕中心选材、布局谋篇的方法等。

1.从读中学解题,作文结合练审题和拟题。比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课《索溪峪的“野”》,我舍弃了教材中其余的言语训练,只抓住了作者的立意和布局,让学生学习怎样抓住景物最鲜明的特点,从不同方面来写。有一个学生以家门口那片树林为题,写下了题为《那片树林的“静”》的文章,真实地描写了景物的特点。

2.从读中归纳中心,作文结合练怎样选材表达中心。比如,学习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怎么让学生学会围绕一个观点,用具体事例来论证中心?学完课文后,我给学生搭建梯子,由扶到放,先让学生直接沿用本课课题,选用科学家怎么发现真理的事件表达观点,有的学生运用“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鲁班通过齿轮状树叶发明锯子”等例子,模仿课文的三段式表达结构,表达方法运用水到渠成。

3.读中习得结构方法,作文结合怎样布局谋篇。例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凡卡》,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插叙的用法,学完课文以后,我让学生以《凡卡醒来之后》为题,续写《凡卡》:凡卡醒来之后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请你充分发挥想象,结合课文的时代背景,运用插叙的方法续写课文。

当然,教材只是一个载体、一个例子。读写结合必须以课文为习作突破口,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使用教材这个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课文的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才能真正促进读写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人教版习作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背课文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习作展示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