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两点实践

2018-02-24叶荣墩

新课程 2018年10期
关键词:动笔景物班长

叶荣墩

(德化县第三实验小学,福建 泉州)

一、善于积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这告诉我们,写作能力不仅是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体现,而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因此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既要培养语文素养,又要遵循写作教学的规律,使语文素养与写作能力相辅相成。

(一)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

语言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丰富的语言积累。精彩凝练的语言既潜藏在一篇篇课文中,又融在大量的课外读物里,这就需要老师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好词、佳句以及精彩片断,让学生在理解中积累语言材料。因为我们现在所说的积累不是一种死记硬背,学生是否能将所积累的字、词、句运用于作文,就得看他们是否理解了所学的知识,而后牢记之,随后熟练地运用之。而理解的方法可联系上下文,借助字、词典以及生活经验。

例如,第五册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中,我首先让学生勾画出“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这几个词和“太阳出来……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这两句比喻句。让学生说说对这些词句的理解,从中体会这些词、句能够体现出小兴安岭夏天的美丽景色。然后鼓励学生说说这段中写了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最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记下这段话。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课后要督促学生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摘抄在读书笔记本上。

积累语言的另一种途径是课外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每天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课外书40分钟并做好读书笔记,

从课外阅读中摘抄好词佳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老师有意识的培训下,大家养成了积累语言的好习惯,习作的语言便大大地丰富起来了。

(二)在生活中积累作文材料

“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这句话是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可谓字字珠玑。虽说生活像万花筒一样丰富多彩,但是对现在的小学生来说还是单调了些。如上山摘野果,夏天在游泳池里游泳,冬天在田里挖冰块,有多少孩子经历过?这就要求我们给孩子一个七彩的童年,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一串串生活的脚印。因此,我们可向家长提出建议,让他们在周末,在节假日,带孩子到野外去游玩。在校内老师要充分利用班队课和一些节假日开展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如拔河比赛、词语接龙、脑筋急转弯、演讲比赛……由于这些活动具有挑战性、趣味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活动的场景牢牢地印在脑海里。当老师要他们以这些素材进行写作时,怎么不能妙笔生花呢?

二、善于抓住契机,耐心引导,多写多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还是难以动笔,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耐心引导,多写多练。

生活是瞬息万变的,每时每刻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要你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都可以进行作文训练。如,有一次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发现班长不在班里,了解到她是为班级办借书证去了。当时我灵机一动,对同学说:“咱们看看班长是怎样走向座位的?要注意观察她的语言、动作、神态。”话音刚落,门口传来“报告!”班长笑眯眯地走进教室。“站住!”我严肃地说,“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上课迟到?”班长愣住了,说:“给同学办借书证去了。”“办什么事也不应该迟到啊!”班长听出老师语气严肃,低着头,脸上现出为难的神色。“以后注意一点,下去吧!”班长低头走向座位。全班同学大笑。“看到班长的样子,现在马上写一个片断。”老师一句话,班长才知道自己成长活教材了。学生马上写,马上交流,热情高涨。

教师还要善于捕捉课文中的写作契机,指导写作。教材是最好的范文,是现成的例文,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就能从中习作,受益匪浅。

如,学完了《小摄影师》这篇课文,我让学生根据课文情节,大胆地展开想象:小男孩会回来吗?回来后会发生什么事?然后让学生动笔续写《小摄影师》。

如,《颐和园》这篇课文,作者按照游览的路线,细致地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三个地方的景物。写作特点是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学完了这篇课文后,我带学生去游览了附近的森林公园。在游览时,指导学生抓住几个地方的景物,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或由近到远的顺序进行观察,并注意山中景物的特点。晚上,布置学生动笔写《美丽的森林公园》。

学生有了作文材料,明白表达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表达,这样,习作就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件乐事,真正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动笔景物班长
差一点儿当班长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我要写的勒阿越来越少了
班长的烦恼
主动动笔关键能力及其形成的教学策略
毛毛雨
春天的雨
写出景物漂亮的颜色
每天一个新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