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材文言作品词语误注探微

2018-02-24

学语文 2018年4期
关键词:眼角古代文学眼眶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行试用语文教材在文言作品词语的注释上,时有舛误。兹指录数则于次,以就教于教材编者和同仁。

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第一册《诗四首·迢迢牵牛星》)“相去复几许”,教材译为“相距又有多远呢? ”将“复”译为“又”,未允。 该“复”当训为“能”。陶渊明《挽歌辞》:“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杜甫《茅堂检校收稻二首》:“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皆“能”“复”对文,可证“能”有“复”训。 汉五言诗《上山采靡芜》:“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言新人能何如。杜甫 《奉简高三十五使君》:“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言如公能几人。“河汉”二句谓银河水很清,而且也不深。但就是这样的银河,把牛郎和织女相隔在两岸到底能有多长时间呢?惟有这样训释,才能表现出对牛郎、织女何时才能相聚互诉衷肠的深沉忧虑。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膳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第一册《劝学》)“六跪”,教材注为“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自卫或走路。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甚误。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蟹”之“集解”云:“【别录曰】蟹生伊洛池泽诸水中。取无时。【弘景曰】蟹类甚多,蝤蛑、拥剑、蟛蜞皆是,并不入药。……【颂曰】今淮海,汴东,河北陂泽中多有之,伊洛乃反难得也。今人以为食品佳味。……其类甚多:六足者名蛫(音跪),四足者名北,皆有大毒,不可食。其壳阔而多黄者名蠘,生南海中,其螯最锐,断物如芟刈也,食之行风气。其扁而最大,后足阔者,名蝤蛑,南人谓之拨棹子,以其后足如棹也。……【时珍曰】蟹,横行甲虫也。外刚内柔,于卦象离。骨眼蜩腹,脑鲎足。二螯八跪,利钳尖爪,壳脆而坚,有十二星。……善苑国有百足之蟹。”据此,《劝学》中所言“六跪而二螯”之蟹显为名“蛫”的六足蟹,为蟹之一种。教材注“蟹实际上是八条腿”,实为一偏概全。“一说”亦非。

3.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第二册《鸿门宴》)“眦”,教材注为“眼眶”。不唯教材如此,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和刘盼遂 《中国历代散文选》等权威选本也众口一词,均将其注为“眼眶”,甚至连《汉语大字典》、《辞海》也如此解释本句中的“眦”。将“眦”释为“眼眶”,不禁使人疑窦顿生:樊哙既以眼眶尽裂,此后在项羽“赐之彘肩”时何以还能安然地“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实际上,“眦”为“眼角”。《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云:眦,“眼角”,并正举“目眦尽裂”为其例。《汉语大词典》亦云:眦,“上下眼睑的结合处,近鼻处为内眦,近鬓处为外眦,通称眼角。”

“目眦尽裂”,是说眼角都张开了,意谓圆瞪着眼睛,形容愤怒到了极点。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眦”作“眼角”义并不少见。《列子·汤问》:“离朱子羽,方画拭眦扬眉而望之,弗见其形。”唐高彦林《唐阙史·崔碣》:“可久双眦流血,两目枯焉。”均其例。

4.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第二册《氓》)“抱布贸丝,”教材译为“拿布来换丝”,将“布”释为“布”,非。《诗经·卫风·氓》产生于春秋前期,当时卫国的商品货币关系相当发展,已经出现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易媒介—币,“布”即是与金、玉、龟、贝、钱等并行通用的一种布制货币。东汉郑众注 《周礼·地官·载师》“里布”云:“布,参(叁)印书,广二寸,长二尺,以为币,贸易物云。‘抱布贸丝’,抱此布也。”由此不难看出,当时“布”作为一种货币存在形式,有一定的规格、质量。 《氓》诗毛传:“布,币也。”郑笺:“币者,所以贸买物也。”因此,“抱布贸丝”绝不是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拿布来换丝”云云,实属以今释古,望文生义。

5.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第二册《孔雀东南飞》)“严妆”,教材注为“好好地打扮”,误。实际上,“严妆”为同义复词,“严”和“妆”均为“打扮”、“装饰”义。《艘神记》卷十六:“即敕内:‘卢郎已来,可令女郎妆严。’……内白:‘女郎妆严以毕。’”将“严妆”倒作“妆严”,足证“严”与“妆”义同,“严妆”非偏正结构。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为“郑重地梳妆”、林庚等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注为“隆重地装扮起来”,皆误。

6.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第三册《项脊轩志》)“述诸小妹语”,教材注为 “转述小妹们的话”。显然,教材编者认为“诸”表复数。“诸”的确有一项为“众”(《广雅·释诂》:“诸,众也。”)然将“述诸”句中的“诸”释为“众”则失之。此“诸”当训为“其”。上古音“诸”为鱼部照母,“其”为之部群母,属于之鱼旁转,故声近,义可通。《史记·楚世家》:“无效齐庆封弑其君而若其孤,以盟诸大夫。”“其”、“诸”对文,“诸”即为“其”。《左传·昭公四年》正作“以盟其大夫”,是其证。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进善诛恶,绝诸本而已矣。”“诸”亦“其”。由于语词的历史延续性,明代的归有光以“诸”为“其”,是不难理解的,“述诸小妹语”应训为“述其(她的)小妹语”。如此,既可表示“吾妻”只有一个小妹,也可表示有多个,可以避免将“诸小妹”解释为“小妹们”所带来的到底有几个小妹的事实问题。

7.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第四册《崤之战》)“无乃……乎?”,教材注为 “不是……么?”,此注甚误。“不是……么?”表示强烈的反问语气,与蹇叔的身份不合。蹇叔作为深谙当时社会伦理的“秦国的贤臣”,不会有失体统的用此种语气回答穆公的征询。“无乃”当为表揣测之词。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云:“‘乎’与凝固词组‘得无’‘无乃’相配合,表示委婉的推测性反问语气。意思是对情况已有猜测,现在作为问题提出来,希望得到对方证实,译为‘只怕……吧’。”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亦云:“‘乎’字跟‘无乃’(表示恐怕的意思)相呼应的时候,表示一种委婉语气,略等于现在的‘吧’字。”由此,“无乃……乎?”当注释为“恐怕(只怕)……吧?”

猜你喜欢

眼角古代文学眼眶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基于新媒体分析的古代文学传播途径分析
孤独
想要醒得快?早起揉揉眼眶
眼角余光遇到你
眼角开得过大怎么办
整形安全
眼科疾病中的“狠”角色——眼眶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