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工作进路探析

2018-02-24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共治格局居民

匡 宁

(中共宣城市委党校 市情研究所,安徽 宣城242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总书记作出这一政治论断的重要依据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

社区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工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以下笔者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的重要意义

(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是为了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治理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提出必须实现由“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2017年9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2]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3]。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区治理。社区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和“神经末梢”,社区治理的水平不仅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否能够得到贯彻落实,关系到居民的利益是否能够得到切实维护,而且也关系到城乡基层是否能够保持和谐稳定。可以说,社区治理现在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着力点,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4]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把“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作为2018年政府要重点抓好的九个方面的工作之一,并且明确表示,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社区治理”[5]。

(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是为了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期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3]。要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带领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就必须从基层工作抓起,从老百姓最关心的工作做起,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显得尤为重要。社区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实现社区的有效治理有利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有利于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从而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需求。

总体来讲,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既是为了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的工作进路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为规范社区治理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推出了多项改革措施。我国很多地区都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开展了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探索,它们所做的这些工作受到了各方的关注,为深化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社区治理工作仍然存在不足,社区治理模式改革面临着很多困难。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权责不明确、社区工作者素质不高、社区工作者队伍不稳定、居民共建共治共享意识淡薄等问题,都是新时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的障碍。

要打造党的十九大报告所倡导建立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就必须设法打破各种桎梏,强化党建引领,注重制度保障,强化人才支撑,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要主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切实“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3]。

(一)强化党建引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3]在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社区治理格局的过程中,强化党建引领可以说是最为关键的工作,这就意味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核心在党,关键在党员。社区党组织除了应当在统筹社区建设、维护社区居民利益、创建社区党建服务品牌、搭建社区党建活动平台、完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等方面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外,还应当在严格党员管理、激发党员的工作热情和示范引领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作用。当前,各地在创新社区党员管理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根据“联系方便、服务高效”的原则,将社区划分成若干个党建责任网格,在网格党支部内设立楼宇党小组和党员中心户,确保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全覆盖[6]。社区党组织应当鼓励党员经常性地深入居民之中,通过走访、组织座谈等方式收集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将这些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社区党组织,以便进一步改进社区工作。

(二)注重制度保障

社会思潮是一定阶层利益诉求的反映,它对社会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在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时代,社会思潮日益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要想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协调利益,统筹大局,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社区管理制度。首先,政府应当做好顶层设计。要把社区居民的呼声当作重要参考,根据社区治理的现实状况制定政策法规,出台指导性文件,着力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难题。其次,应当注意凝聚社区居民集体智慧,制定社区居民公约。在解决社区热点、难点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在充分听取社区居民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社区居民认可、愿意自觉遵守和维护,并且切实有效的社区居民公约。

政策法规的出台以及社区居民公约的制定施行,不仅有助于规范社区工作,优化社区公共事务流程,提升社区公共问题解决的效率,而且还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道德素养。

(三)强化人才支撑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区居民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对社区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大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以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要求。例如,安徽省合肥市站北社区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者的选拔和培养,该社区每年均会面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者,通过组织“季度技能培训”“周例会学习班”“经验交流会”,有计划地对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该社区还定期邀请社会学、法学方面的专家给社区工作者作报告,或是安排优秀的社区工作者分享自己的经验。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当前,必须以专业精神作为引领,以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保障,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四)鼓励多元主体参与

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就必须改变过去由政府一方主导的社区治理模式,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共享社区建设的成果。首先,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保持和谐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制度安排、法治推进等方面的作用。其次,要积极吸引社会组织(特别是治理型和服务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鼓励企业以连锁经营的方式到社区设立超市、便利店、标准化菜店和早餐网点,支持邮政、金融、通信、供销、燃气、自来水、电力、产品质量监督等公用事业单位在社区设点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7]。安徽省合肥市滨湖世纪社区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从激发社会组织的内生动力入手,引进培育社会组织80余家,打造了“早教亲子坊”“新手爸妈盟”“亲情六敲门”“长者健康吧”“美丽堂”等数百个特色鲜明的社会服务项目,辖区内十余万居民从中受益[8]。最后,要设法发挥社区居民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党员、居民代表、楼长栋长等社区工作骨干在宣传动员、组织引导等方面的作用,组织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的热情。

(五)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在万物互联时代,海量的数据实现了互联互通,新时代城乡基层社区治理必须是融合治理、智慧治理。今后,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力推进“互联网+社区”建设,不断提升社区的智能化、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安徽省合肥市是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早在2016年年底,合肥市就将“智慧社区”建设纳入《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纲要》。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以社区存在的问题和居民的实际需求为着力点,积极为群众办实事。社区引入了智能门禁系统,使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了保障;又推出了“智慧方兴”手机客户端软件,方便居民获取吃、住、游、购、娱等方面的信息[9]。

猜你喜欢

共治格局居民
“多元共治”乐融融
石器时代的居民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小人物的大格局
食品安全共治 各方需依法确权
高台居民
实行“一包两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