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思考

2018-02-24丛小杰

新课程 2018年1期
关键词:道德法治核心

丛小杰

(山东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小学)

当前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学生和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同时这种知识的更新又必然会给教育活动带来重大变革,教育要走在学生成长的前面,为学生适应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满足快速发展的世界变化所需要的能力以及重要品格,这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而提出的重大举措,也是为了提高我国的人才竞争力而提出的人才发展战略计划[1]。由此,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本文试以最新版的《道德与法治》为例进行阐述。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实际上道德与法治这一门学科的教学,要从小学阶段一直持续到中学乃至大学阶段,但是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低、好奇心比较重、可塑性比较强等特点,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更多的灵活性、自由性,其进行课堂教学的方式也明显不同于其他学习阶段。同时由于小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了解比较少,在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这方面处于懵懂阶段,需要教师和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

但是在我国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由于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比较匮乏,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形成相关的规律和教学理论加以指导,导致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仍然比较单一,在课堂内容的设计中严重脱离教学实际、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造成学生的学习障碍。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比较一般[2]。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思考

(一)进行学科主题整合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开设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应用。这不仅是由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学习对象决定的,也与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紧密关系决定的。因此,教师在讲解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内容时,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并且能够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进行跨学科的主题教学,形成“大教育”观念。例如,教师在给学生教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优美的校园环境》一课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在校园的大门处,学生可以加深自己对校名的记忆;在操场,学生可以参观各种活动器材;在教学楼,学生可以认识每层楼的每个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和教师办公室等。通过这种户外参观的方式,让学生直接感觉学校的魅力环境,这种直观性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校园的认识,更有利于保护校园环境等活动的开展[3]。

(二)改革教学模式,鼓励体验教学

不同于中学或者大学等学生已经形成自己认知观念的阶段,在小学更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培养,因此这就需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以识记背诵为主的理论型教学模式转变为现在的以体验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教师在讲解道德与法治关于合作学习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通过举办“我们一起做”等合作小游戏来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首先,由教师发布游戏规则,让学生两人一组并排站立,同时让两位学生将靠近的左脚和另一人的右脚用红布绑住,形成“两人三足”。并要求全体学生按照教师发布的口令出发,不允许抢先走,最后比比哪组学生能最快到达终点。其次,在举办完成活动之后,请参赛的每组同学谈谈自己比赛时的感受,可以邀请胜利者谈谈获奖感言,也可以邀请比较慢的同学谈谈自己在比赛时的问题所在,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最后,可以邀请之前到达时间比较长的学生再完成一次。不同于传统的理论型的课程,体验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际体验中由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悟到所要学习的道理,例如团结就是力量等,更加深了学生对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的认识程度,更有利于培养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思考当前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影响,并寻求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思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成长和分享,将学习过程的能力、态度等情感因素同样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师与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共同成长。

[1]苏东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教师,2017(22):19.

[2]沈莉伊.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以浙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册教材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7(1):18-20.

[3]李晓东,樊庆红.面向核心素养培育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北师大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J].今日教育,2016(10):26-27.

猜你喜欢

道德法治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