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实践中练笔育人

2018-02-24孔宪芸

新课程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给放风筝习作

孔宪芸

(山东省济宁市北门里中心小学)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可是仍有不少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愁眉苦脸。这种现象在作文中尤为普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不知道写什么,二是不知道怎样写。不知道写什么是指学生对于身边的生活没有留心观察,作文时无材可选;不知道怎样写是指学生没有掌握写作技巧,作文时无从下笔,即使有好的材料也写不出好的作文来。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生活实践和写作实践。

针对上述情况,我便让学生多去观察体验现实生活,多去参与活动,多去修改、评价和总结自己写的作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丰富学生的生活,引来作文的源头活水,激发其写作热情

要想让学生写出生动有趣、有真情实感、让大家赞赏的文章,就要引领孩子迈进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积累多样的写作素材。习作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经过作者对写作素材的精炼加工后,习作内容往往会高于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要主动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了帮助学生寻找习作的源泉,我鼓励学生去做生活的参与者,让学生更多更广泛地接触纷繁的社会,让他们去了解生活中的人间万象,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获取习作素材的资源。我还经常鼓励学生参与一些活动来补充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不足,我提示他们如何到敬老院做好事,如何到单位参观访问,如何去市场买东西。我还经常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接触美妙的大自然,感受自然界的奇丽风光,从而激发起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为了让学生写好一项活动,我以放风筝为例,先带他们去学校操场放风筝,要求他们在放风筝时仔细观察、用心感受。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有了真切的感受,便将放风筝这项活动写得妙趣横生,充满了童真和乐趣,让人读起来感觉到有真情实感。许多体验如果不能直接获得,我就让他们通过多读书、看报纸或收听广播等方式去间接感受,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被陶冶、被净化,渐渐地发现他们的作文不再生涩,已有了些棱角、有了些圆润,这就是体验后的积淀。

二、重视作文指导,教给学生写作方法,以树立写作信心

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还不等于就会写出好的作文来,从选材到成文还要经历一个极为复杂的编排、构思过程。此时,学生往往会感受到无从下笔,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教师首先要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让他们懂得: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然后及时地引导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真实地表现出来,或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按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或按地点的变换等有条理地写下来。并且把在课堂上学过的一些课文作为范例,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眉目清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以后,就会感到心中有“法”可依,从而树立起对作文的信心。例如,在指导学生练习一篇写景的作文时,先带领学生去街心花园,边游览边指导。我有意识地选取几处景点让他们认真细致地观察,让他们抓住景物的特点,从它的颜色、形状、动静态表现等情景各是怎样的,感受其外在美,从而挖掘出景物的内在美。当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之后,抓住有利时机启迪他们的形象思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我让学生注意观察街心花园中的花树,他们起初看到的是一些矮矮的长着枝丫的小树,然后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他们在文章中写到“那些花树有的像梅花鹿的角,有的像报晓的雄鸡,还有的像……”学生思维的闸门一被打开,自然如泉涌,写出来的文章就如小溪潺潺,又似翠峦叠嶂,跌宕起伏,生动感人。

三、重视讲评,教给学生修改方法

作文写完后,学生都会盼望着老师对自己的作文的评价如何。讲评作文是老师与学生信息与感情的交流,是学生对作文保持持久兴趣的动力支柱。所以教师应该及时、认真地批改、讲评作文。讲评作文时要有针对性,将本次作文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进行全面分析、探讨。怎样进行分析与探讨呢?首先应重点教给学生修改方法,其次要教给学生精心修改。找几份学生的经典作文,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文水平修改,让每个人指出自己认为的成功与不足,大家评议,集体修改。老师最后进行讲评,这样学生在修改别人的习作中,通过对比,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便在以后的作文中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从而提高其作文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有鼓励学生深入生活的意识,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真知,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学习,达到能将自己敏锐的观察、独特的见解、深刻的思考、真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及时地记录下来,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给放风筝习作
A Father
这些年,母亲和孩子教给我的那些事
诸子百家教给你幸福的四个秘诀
那些李宇春教给我们的事
放风筝
习作展示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