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处处有数学
——生活性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8-02-24胡亚洁

新课程 2018年6期
关键词:应用题情境素养

胡亚洁

(江苏省泗洪县实验小学,江苏 泗洪)

任何方法和策略的使用都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生活。而数学作为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在生活各处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由此可见,数学的确是一门融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基础知识学科。小学阶段作为基础阶段知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的反应上具有更加生动形象的特点。因而教师需要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深入改革,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生活化问题,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一、创建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知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求知的不竭动力,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和培养具有促进作用。但小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外界影响较为严重,而在教学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指标的具体要求,坚持“生活及教学”的理念,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拉近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新知内容的现实生活性,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进行探索。比如在学习“长度单位”的时候,由于长度单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对此表示很难理解,脑海中没有具体的概念,在学习中会表现出一定的畏惧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特殊性,在进行新知识教学的时候,注意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紧密相连,利用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理,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如“体育运动会上,小明报名参加了1千米的项目,小亮报名参加了50米短跑的项目”等现实性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传授解法要领,掌握探究方法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大多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单纯地将知识硬“塞”给学生,只教导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起不到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效果。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带着抵触情绪,这就违背了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总结归纳教学方法,寻找教学中与现实生活中的有效结合点,设置出与实际生活中紧密相连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领悟解题的要领。比如在学习到应用题时,路程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内容,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路程应用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一列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同时一列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货车行驶了180千米时,客车行了全程的七分之四;当客车到达乙地时,货车行了全程的八分之七,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引导学生能够对这类生活中的实质性问题进行探讨,并让学生认识到这类应用题实质是与分数相关的应用题,从而掌握正确的解题方式和要领所在。

三、激发生活意识,培养数学素养

数学思想素养是数学学习能力的高级形式,由于小学生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结合相关的教学资源才能够渗透出一些浅显的数学思想素养,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更好的感悟和领会。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教学本身,而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教师应当多设置一些生活化的情境问题,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解答,使得学生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结合教师的指导,逐渐掌握对应的解题技巧,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素养。比如在学习概率的时候,教师引入了一个情境:小明和小亮正在决定中午吃什么,但是他们产生了分歧,这时他们决定采取抛硬币的方式决定,问这样的决定方式是否公平?在解题过程中,学生自然分成了两派阵营,有的学生认为公平,有的学生认为不公平。而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表面,那些认为不公平的学生大多是忽略了不管硬币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都是二分之一可能性的情况,从而导致了认知上的错误。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贯彻落实生活及教育的教学理念,利用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性,设置相关教学情境,教授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让学生掌握对应的数学思想,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应用题情境素养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