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新纲要下的听评课

2018-02-24

新课程 2018年6期
关键词:评价活动老师

高 函

(福建省永安市巴西湾小学,福建 永安)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课程成为教育领域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随着核心素养等新型教育理念的提出,综合实践活动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2017年教育部颁发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开设。

听评课是发现优秀教育方法、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学科教研活动。注重细节、深入深刻的评课能给听课老师带来很大的帮助,也能不断促进课程的发展。虽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课程十分不同,有些教师在专业听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上仍有一定的困惑。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新纲要尝试谈一谈综合实践活动如何进行专业听评课。

一、抓要点,促专业

评课一般从四个方面进行:评教学效率,评教学思想,评教学态度,评教学基本功。新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要和其他学科实践活动进行区分,不能用学科实践活动取代综合实践活动。但从现状来看,综合实践活动的专职老师较少,大多数是其他学科的兼职教师,在听评课时因为任教的主学科不同,评课时虽然百家争鸣,但是缺乏专业性。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常态课中听评课老师除了抓住一些基本的听评课内容,更需要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和性质来进行专业的评课。可以试图从以下几个着力点去听评:

(一)学生的实践体验

传统学科中,学生学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综合实践活动却是取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学生需要“真”实践,这种实践不只停留在“表面”上,走形式过场面,而是要让学生切切实实地亲历各项活动,全身心参加活动,并且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生活,发展创新能力。并且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受限,实践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生成性问题,成为新目标和新主题,活动课程需要随着变化不断进行调节。

所以,听评活动中要听活动的主题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要了解活动的设计中是否有学生动手实践的部分;要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在“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中“体验”“体悟”“体认”;要留心面对生成性问题时,授课教师有无深入地引导学生合作解决;要看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方法、情感与态度有没有作用于实践生活。

如有一节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学生的书皮》。这个主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在过程中了解书皮的相关材料、包装方法,然后动手使用传统的方法包书皮,最后因为包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进行了创新和改进,学生设计出新的包法。学生在动手中体会到爸妈的辛苦、书的珍贵等等。这就是从“动”中出“悟”,从实践中出“新知”,是“真”实践。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改变了“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育教学的课堂模式。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从课程内容的开发到制定目标,从活动的开展到活动反思,都要遵循学生的自身发展要求和自主选择。教师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但也不是当“甩手掌柜”,而是要求教师的指导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课中我们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出发:活动的主题开发的内容是否来源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是否处于主体地位,自主地制订计划和组织形式、自主活动动手实践;在活动开题及制订计划阶段,教师是尊重学生意愿,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活动实践过程中,教师是不断引导孩子解决问题,还是帮他们直接解决;在活动总结过程中,教师是否给孩子们一定的启示,指导他们自主地反思和评价,把活动主题延伸到实际过程当中去。

但在活动开展中既能顾及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实属不易。很多教师常常难以把握这个“度”。在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上听过两节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纸伞梦》和《竹叶黏贴画》。这两节活动都是美术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重组和融合。但指导活动的方法有不同之处。《纸伞梦》中执教老师指导学生做小纸伞,先播放微课进行示范,接着学生跟着老师的步骤一起做纸伞。虽然学生能达成指导纲要中创意物化这一活动目标,但是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给予孩子们放手的空间太小,学生自主“色彩”较少。另外一节《竹叶黏贴画》中,教师只负责给孩子们提供材料和基本步骤,接下来就一直“放手”给孩子们制作,由于缺乏教师引导,所以活动中环节显得有点“散”,学生在认知上浅尝辄止,并没有拓展加深。我们在听评活动时,对执教者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出关注,并且适当地做出点评,促进综合实践活动专业性的发展。

(三)多元评价和综合考查

综合实践活动是既重过程又重结果的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新纲要指出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性质之一,即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查。综合实践活动提倡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

基于这点,在听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时,我们可以思考几个问题:执教者有无采用质性评价,是否有过多倾向书面,量化,等级化的评价?活动中有没有主体多元化——有没有师生互评、生生互评,以及来自家长及社会人士的评价?活动中是否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查,即同时关注了学生知识掌握状况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进展,既关注了活动过程学生的表现又关注了结果?活动中的评价是否给下一个环节带来启示和优化,服务于实践?

二、巧模式,促理解

从纲要上看,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和组织活动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与连续性。这就给听评课老师带来一定的困难,因为没有教材可依,可听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和场地也具有灵活性,所以在听评课时很多老师不太能理解授课老师的授课意图。为了促进听评课老师能够较为全面的理解和观察主题活动的开展,可以使用以下的模式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听评课:

(一)课堂观察模式LIGG

LIGG是构建教师同伴合作研究课堂的一种新型听评课模式。它的基本过程是:课前会议(授课老师陈述教学内容、确定观察主题、开发观察工具)—课中观察—课后会议(授课老师自我反思、听课教师报告观察结果、集体研究讨论、形成有针对性的结论和改进意见)。这种听评课模式能为综合实践主题的老师搭建讲解的平台,而听评课的老师就能在缺乏教材的情况下,了解授课老师的活动设计意图,使听评课老师能够迅速地融入活动中去。课堂观察也是一种研究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它恰如其分地适应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它让教师洞察不同的学习者在课堂中是否拥有主动建构意识、自我监督、注意力的调整、与人合作的机会,如果缺乏这种机会,应该如何给予学生这样的机会。最后,课堂观察法还提供了四要素,20个视角和68个观察点,如果能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专业理论,进行细节的修改,就能为听评课老师提供一定方向和听评目的,更能发挥听评课的作用,不会再让听评课老师一头雾水,无从下手。

(二)“跟踪”模式

“跟踪”模式,是指听评课老师在活动周期内跟踪听课。我们一般在学校教研活动中听评课常常是“断点式”的。就像是“同课异构”是几个老师花1~2课时的时间上课,大家互相进行听评。但是这种模式不太适用于综合实践活动,因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是弹性课时,可以是长期也可以短期。单单一个基本的活动过程就包括活动主题的确立—制定活动计划—小组分工—动手实践—展示评价—活动延伸,整个环节一般会花上一个大周期。而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连续性,这种连续性要求内容具有递进性,要从简单到复杂、纵深发展。如果用断点式听课,往往只能听到其中的一个环节,听评课老师就无法形成活动整体观,无法判断授课老师的环节之间是否衔接恰当、活动内容是否有深层次的发展与向外扩展、前后活动的主题是否构建成了科学合理的活动主题序列。

现在一些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之所以有一些薄弱,无法常态开展,正是由于缺少了这种“跟踪”听评模式,导致授课老师过于松懈,组织活动时并未统筹规划,使活动环节之间、活动主题之间缺少良好的衔接和联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平等对话”模式

“平等对话”模式是指评课老师站在授课老师的立场上,进行平等的对话。毕竟能完成一次完整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实属不易。每个授课老师的特点不同,活动风格也不一样,谁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面面俱到,有时候就算有理论支撑,在现实条件下也是十分困难。

评课老师在听评时候就应该多想想“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怎么处理?怎么设计?换成我,我能做的和他一样好吗?”。在一定的角度上去思考,就会多包容多理解授课老师的想法。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去探讨听评课老师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是要从现场出发,与授课老师来一次“心灵的交流与碰撞”,实事求是地提出一些客观的建设性意见和看法,用感性的有温度的语言成为授课老师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倾听者。

“课堂观察”模式、“追踪”模式、“平等对话”模式,这三种模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而是从方法、时间、人际出发相辅相成的。如果在听评综合实践活动时,把这三种听评模式相互联系,那么听评工作一定会更加专业和有效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已经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越来越成熟,如果听评课能伴随着课程体系的成长步伐,那么综合实践活动一定越来越精彩!

猜你喜欢

评价活动老师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