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精髓,关注数学素养

2018-02-24余美珍

新课程 2018年6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创设教材

余美珍

(福建省龙海市石码中心小学,福建 龙海)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的一大举措。小学生认知数学是通过教材来感悟的,其数学素养也是在教材重组呈现给学生的,在学生认知过程中渐渐养成的。教材是老师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如何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精髓,是教师重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素养方向中努力要做的功课。在教学中,教材中的例题、情境图、图例、定义、练习题等无不以自身的信息反映着教学的精髓,我们要以此为教学基点,攫取教材蕴涵的真谛,从多个维度解读教材、设计练习、渗透方法,认真地诠释新课程理念,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一、精准解读,关注设计环节的导学

教材的编写不是单纯的知识介绍,学生的学习也不是单纯的模仿、练习和记忆,而是在感知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要求教师不能单纯地停留在“教”的层面。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导,在“瞻前顾后”中建构数学课堂,把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体验、合作活动等等零散的、肤浅的认知,在有效的导学设计中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从而得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建构。因此,教学时要精准解读教材,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教学活动,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材创设了农家小院生活的情境图,不但贴近学生生活,而且内容丰富多样。它呈现了丰富的数学对象,使学生的认知空间开放。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先让学生数一数图中有哪些物体,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让学生体验观察与数数,当学生能说出最多不超过5的物体时,适时地引入猜测环节,引导学生大胆地猜一猜主题图里食盘的小米有多少,花盆的小花和叶子也各有多少,学生在猜测、交流、反思中感知了数的形成,建立数感、发展数感,从中明白了数量很多也可以用数字表示,为学生认识更大的数预留空间,给学生创设了更大的认知维度,拓展了认识数的范围。

二、创设情境,关注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根本,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波利亚说过:“完善的思想方法犹如北极星,许多人通过它而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因此,教师教学时应注重情境的创设,通过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增强学生主动思维的意识,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实课标配套教材基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同时也编制了一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题目。如一年级上册练习三的思考题“我的桃子肯定比你的多……他的话一定对吗”,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有多种:如果筐里1个桃子都没有,那么“他的话”是错的;如果筐里有1个或更多个桃子,那么“他的话”是对的。这道题隐含着“0、一定、不可能、可能”等后续需要学习的知识。教学时,首先应遵循编者的意图,巧妙地应用、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在生活情境现象中形成数学问题,把简单的认数活动注入活力和生机。学生在探究空间中,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三、图文结合,关注数学思想的渗透

让学生学会数学思想,积累数学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素养的养成。小学教材中渗透着许多数学思想方法,每一堂课要或多或少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其中低年段教材为适应学生特点,多编排图文结合,我们应针对这个特点,以图文结合为切入点,科学、有序地渗透部分数学思想。

例如“比多少”,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性和教与学的需要,在比较两种物体数量时采取一一对应思想,使得数量与数字能够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从而使数与形能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时我们应从情境图中入手,数出各种物体的数量,借助集合图的形象表示,引导学生通过一一对应连线来感知,把认识两数大小比较的三种情况一一呈现,帮助学生体验数形结合思想与变中不变思想。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这一课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实物观察、课件展示的方法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的特点,体会边数的不同形成圆、三角形、四边形,四边形因角的关系和四边的关系形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从而自然地渗透归纳思想。如教学“十几减9”这课时,在学生经历摆一摆、圈一圈这些经验后,我及时帮助学生回忆二十以内加法计算、通过设计一、两组加法、减法逆运算(9+4=?13-9=?),使学生能清楚地意识到:“想加算减法”这种策略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靠慢慢的积淀。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为根本目的,教师要及时改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恰当、巧妙地利用教材中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教学,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解决问题、享受过程,使学生的数学素养真正得到培养和提升。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创设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培养思维能力
教材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