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2018-02-24管昌楠
管昌楠
(浙江省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浙江 温州)
我国特殊教育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相关的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教学创新方法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我国在继续加大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之余,还应进一步加强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创新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就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浅显探究,以期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
一、培养学生交流技能,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语言交流是信息逐步被加工、表达、形成、传播以及接受的一个过程,由于特殊教育学校中很多小学生在沟通、交流方面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既需要培养、教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更需要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提升学生拥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数学信息交流能力。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通过不断创新、丰富数学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能够在课堂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一些数学方面的词语,使之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掌握各种数学知识与信息。虽然,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其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较正常学生有着较大差异,但数学教师仍要鼓励、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且要鼓励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时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与教师或同学进行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交流,使其在交流、沟通中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这对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均具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数学教师也可以适当开展数学课堂讨论、学习技巧交流等来有意识地培养、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表达能力,这对培养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意识、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均有重要意义。
二、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陶行知在其的活教育思想中提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受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自身因素影响,或某一方面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进而也会影响到学生知识的理解能力。因此,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师应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为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情境教学模式是数学教学实践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情境教学模式既可以让学生,尤其是低学段的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理解各类数学知识,也能够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情境教学模式可以结合学生数学的理解能力、认知特点、学习特点以及知识掌握程度等进行不同的创设,使学生能够通过情境教学去更好地感悟、理解数学知识,使之能够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进而达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另外,数学教师也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模式来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性,在激发其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为学生营造更多的、轻松的、多边互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教”与“学”、数学信息的互动交流之中完成各种数学知识的学习与不同学习思想的碰撞、交融,进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主动探索精神,最终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创新能力的目的。另外,数学教师还可以结合不同学生数学学习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如为学生创设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内容,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这种拓展性数学思维训练也能够有效地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传授”“灌输”数学教学模式,应立足于尊重学生数学学习需求及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同时,数学教师还应在课堂上针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使用一些直观的、具有展示性与引导作用的教学用具来进行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数学教师须理性地认识到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及情感意志,避免因广泛性的课堂教学而导致个别数学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因其生理上的缺陷而形成自卑心理、厌学心理。因此,数学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均能得到良好的数学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的机会。另外,特殊教育学校中的一些小学生因自身因素而造成其性格内敛,不喜欢主动回答教师提问,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则可以为其布置一些适宜于独立思考、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问题或课业,让每一个学生均有展示自我、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平台。同时,数学教师在学生展示自我的同时,还应结合差异化教学评价适时地、适度地给予学生相应的肯定式的教学评价,让每一名小学生均能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均能够不断地收获到成功、不断地超越自我,并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同时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与学习充满信心。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多角度、多元化、差异化的教学理念去进行课堂教学创新,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信息交流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并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开展因材施教,使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实现个性化发展,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