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案教学的探索
2018-02-24范兴卫
范兴卫
(贵州省安顺市第三中学,贵州 安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学案教学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学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运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就新出现的学案教学问题进行讨论。
一、高中历史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还不能有效地通过学案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体性充分地发挥出来。目前不少学校都存在以成绩高低划分班级的现象,即成绩高的在一个班级,成绩低的在另外一个班级。但是学案的设计却忽略了这一点,高低班级的学案都统一按照高考的标准来设计,就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基础稍差的学生很难跟上学案的高度,等于说学案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助学功能,学案助学收效甚微。
二是对问题和情境的选取没有考虑递进性,通常选取一些比较难的史料。这无疑是在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更有可能因此产生畏难的心理,不仅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学习,更不利于学生通过解决历史问题从而获得历史探究能力的提升。而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提升学生对历史的探究能力。
三是学案没有相对固定的格式,专题的学习栏目跳跃性也比较大。学习内容多而繁复,而且还在不断补充,很容易造成学生产生厌恶学习历史的心理,完全不听老师讲课。并且,学案更多的是选用课外的史料,摒弃课本中本该进行有效利用的史料,促使学生过多关注学案而忽略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事实上学案又缺乏规范性,学生基础又打不好,很难积累历史知识,也就大大降低了历史学科的学习效率。
四是学案习题高考化。这些习题多半都是往年其他学校的期末考试题或是高考试题。这样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不适合高一的学生使用,因为高一学生才开始接触高中历史,还不能适应这种有难度的题目。特别是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努力背了还是考不到好的成绩,挫败感会让他们不想学历史。
二、提升历史学案教学水平的可行性路径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因为历史学科的知识容量很广,因此历史教师首先要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做到胸中有丘壑,胸中有历史,这样才能提取历史教学的精华,抓住历史教学的重点,上好每一节历史课。其次,历史老师要多参加培训活动、学术研讨会,不断更新教学信息,注重实践性研究。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观念的变更,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学效率的提升。第三,广泛参加教研教改活动。通过教研教改活动,教师可以多吸收其他教师和专家的教学理念,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而且也有助于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多种难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对学案设计的规范管理与使用
若想加强对学案设计的规范管理与使用,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历史教研组要经常组织历史教师学习和分享规范的学案设计,探讨如何发挥学案教学的作用,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多沟通,相互提升各自的学案设计;二是学校有关部门要定期检查历史教研组的学案设计,督促教师们进行规范化设计。不仅仅要在学科、班级、字体等表面形式进行规范,更主要的是要设定相对固定的学习栏目或学习环节,比如课前预习、学习要求、合作探究、学后反思等。有了基本的栏目和步骤,教师就可以以此为中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或利用各种教学道具,如观看小短片、资料卡片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巩固、思维发散。
(三)避免一刀切,要分层次使用学案
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学校要避免“一刀切”,要分层次使用学案。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基础好的、成绩好的学生能够学得更多、掌握得更好,而那些基础较差的、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够慢慢提高,有所进步。历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学习栏目一定要合理设计,特别是有关问题探究和能力提升的设计,必须要全面从不同层次的学生出发,准备充分的学习内容。这份学案设计不会发到学生手上,而是由相应的教师进行挑选,挑选的原则是结合本班级学生的水平做出取舍,确定了之后再下发给学生,将学案应有的价值发挥出来。
(四)加强学生使用学案的管理
历史教师要加强学生使用学案的管理。在使用学案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不能好高骛远,否则只会收到相反的结果。同时,对于固定的学案内容,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合作探究情况和学后反思,而不是发了学案之后就不了了之。课前几分钟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可以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课堂上检查合作探究情况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习惯。而课后,对学生学案进行批阅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而开展针对性的辅导。期中或者期末的复习,指导学生利用学案进行复习,可帮助学生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适当提升复习能力。
综上所述,运用好高中历史学案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但是需要注意的即是一切要从学生的基础、学生的能力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能力的学案,分层次使用,学生才能学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