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初中体育的德育优势强化初中德育工作

2018-02-24张桓滔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体育课初中生体育教师

张桓滔

(深圳市南山区园丁学校 广东深圳 518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行,在党不断号召:“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政治思想工作”的今天,德育教育在小学到大学的各个年龄段的教学中都非常重要,可以说在进入社会以前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德育教育。而初中学生正是“三观”塑造的重要阶段,在一些偏远地区和教育意识匮乏的中学里,还存在着所谓的一些“混混”,打架、斗殴、更有极个别走向了犯罪的道路。因此只有把德育思想在各个领域中向初中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渗透才能保证初中生健康阳光的发展。体育课不管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而初中体育教育还没有必要进行高中式的能力训练,因此正是德育教育的最佳阶段。所以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思想,在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的时候更要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从而养成初中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俗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初中生正确三观的养成,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尤为关键。人民敬爱的好总理周恩来早在南开中学时期就奋笔疾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新大纲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我国初中阶段体育教育主要是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培养身心俱佳的综合素质的青少年学生。这其中的主旨,关键是健康第一,要不断带动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要注意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尊重这种个性化的差异。比如:有的学生天生协调性不佳、有的学生生就而来的左撇子,体育教师要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不排斥、不像话上述学生。在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刻,许多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私自利、贪玩懒散、“太独”等性格比较容易使其沾染不良习气,甚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务必要从初中生的思想、个性、情感等规律出发,将德育有机的结合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坚持德体并重的教学模式,让初中生在认识到体育锻炼有重要作用的同时,认知到德育教育的作用。[1]

一、体育德育教育的目的及内容

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思想品德教育一直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首要方面,同时有着非常深刻的教育内涵。因此,究竟如何在日常教学环节中渗透德育的内容,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优良品质,是各个教育阶段所有学科老师应当终身考虑的问题。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重点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要能分清好与坏、黑与白,建立健全一个学生的完整人格。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的教育主要是启蒙与兴趣教育,但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一些认知,然而今天信息爆炸的社会中不良因素及不安全因素极多,以一个初中生自身的辨别能力去明辨是非黑白,简直是天方夜谭。要让初中学生形成更加完善的道德品质,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持续强化对学生道德观念和人格素质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事观念,树立更加积极向上的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德育工作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让青少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法律道德观念,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主动性,让学生掌握做人做事的基本规则。

二、初中体育德育教育的优势

德育教育其实质是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影响和教育,光是理论、机械的重复”好与坏、黑与白“是没有任何可取之处的。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今天的初中生早已不是过去的初中学生,光是说教恐怕起不了任何作用。要让学生们直观的感受到到底是哪里没有做对?初中教育中德育教育一般由思想品德和体育课来完成。但初中学生往往处于叛逆期,往往是对各项事务产生怀疑、产生否认的阶段,思想政治课一味的说教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就如同你说东,他非要往西一样。但体育教学则不同,大量的室外教学更强调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观念的双重培养培养。一般来说德育是学生做事做人的内在影响因素,也是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学习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工作是外力,是学生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能够对学生的主观认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甚至能够促使学生转变生活和学习态度。[2]

初中体育教学能够在外在环境的影响下,发挥室外教学的优势,以运动为核心,以操场上体育训练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体育锻炼对于学生身心的影响,这样往往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但能够进行身体锻炼,还能够进行大脑训练,利用日常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以实际行动(客观实践)来刻意影响主观能动性,再主观能动性反作用于以客观实践,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体育德育教育的完美结合。

另外,在体育教学环节中,完全可以充分挖掘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比如,就结合时下非常流行的素质拓展训练这一活动来说,完全可以其中的“生命环、毕业墙”等集体协作项目引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使学生们注意到个人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在团队中不能恣意妄为。初中德育的教学工作不是一句空谈,更不能让思想品德教师一个人去“背锅”,要充分发挥体育德育课优势所在积极推动德育工作,以德育教学来完成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强化体育德育教学的措施

强化体育德育教学工作,就要做到常规教学手段与新型手段的相结合。所谓体育课的常规教学手段就是在操场上进行体育课,体育教师要会利用传统课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妨就去制定一些体育课的纪律和规矩,有的体育老师上课就是一声令下:“玩吧”,试问这样的教学如何能让学生们提升德育教育,长此以往就是最为基本的身体素质锻炼也得荒废。应该要求学生必须在体育课遵守纪律,明确体育课绝不是玩。比如作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们在每一节体育课上课前的时候拍三下掌并问好,下课时也是如此,同时教师也想学生问好并鼓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尊师重道的意识,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教师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从而和谐相处。体育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师德和师风,佛家有云:“先度己,再度人”,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就影响着学生。教师们去主动关心和亲近学生,能让学生更加尊敬教师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队列训练课,可以适当严厉一点以改变部分学生的散漫作风。体育教师要制订出一套完整合理的队列口令,让学生遵守体育课纪律,要令行禁止。作者所在学校初中学生的精神面貌普遍给人一种颓废的感觉,学生们一上体育课开启“疯狂模式”,根本管不了。后来在众多教师的沟通下,通过强化体育课纪律,适当加大体育课的体能训练,并在体育课进行时,由全校学生惧怕的政教处主任亲自现场监督。这样一来学生们久而久之能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提高体育课质量并成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学生们在如此严格和颇为艰苦的体育训练中,慢慢地就可以培养出学生的纪律意识,长此以往学生们就能形成习惯,并把这种习惯带入到生活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

然而单一的常规教学手段不足以强化德育工作,教师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力量,适度的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比如热播的《战狼》、《战狼2》、以及一些红色影片比如《长征》、《八路军》、在这些作品播放的同时,让学生们写感言、讲感言。还可以把现在流行的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选派体育老师深入到目前比较有名的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培训机构当中,学习比较能够把体育锻炼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在学校里专门划出一块场地作为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基地。总之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措施,并从紧跟当前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探索。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用,还要广大的初中学生们提高思想意识,积极地配合体育教师,做到体育德育两不误,从而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做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1]李光明.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J].体育世界,2016(12).154

[2]刘维.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开展[J].时代教育,2017(16):29-30.

猜你喜欢

体育课初中生体育教师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体育课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