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科学教育中生活化策略的应用

2018-02-24梁春火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蚯蚓生活化科学

梁春火

(福建省长汀县实验小学 福建龙岩 366300)

在小学生学习中,科学教育尤为重要,主要目的就是将科学知识传达给学生,并且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思维的方式,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意识,充分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小学生对科学有很强的求知欲,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基于科学事实,密切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寻找科学,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科学,进而使得学生的科学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1.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科学原本就是来源于生活,因此,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小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找到科学。小学生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寻找科学,能够使得他们对科学的感悟及理解更加深刻,科学相关的问题他们也能够凭借自身的努力初步解决。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性就是由具体化思维渐渐转变成抽象化思维,而学生就应该在生活中真正认识、掌握科学知识,进而降低学生学习科学的难度,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有效强化科学教学的水平。[1]

2.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相对较为活跃,并且涉及各个领域的知识。生活化教学能够促进科学和生活实际的结合。一般来说,科学知识及技能是来源于真实生活的,而生活化教学则是运用可以有效指导学生生活实践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及技能,并且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观能动性及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措施

1.生活化的情境创设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指引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是构建生活情景,模拟生活现象,借助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使得课堂情境能够向生活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在教授“温度与水的变化”这一课时,可以预先将有盖的茶杯准备好,并且在茶杯里添加热水,先不将盖子盖在茶杯上,然后在课堂上老师将盖子盖上,过一会就将盖子打开,盖子内就会布满水珠。此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把为什么杯子中的水会跑出杯盖的问题抛出,同时老师可以列举其他的例子,比如洗澡的过程中,要是抬头看就会看到天花板上布满了水珠,借助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例子,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且引发学生的共鸣,老师和学生共同针对这种现象进行讨论,然后老师将答案宣布出来,并且可以根据“水为什么自己会跑”这个话题进行一场小的演讲,当然演讲的内容应该要围绕现象的原因来设定。借助引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进而有效强化课堂教学水平及质量。

2.生活化探究活动的开展

生活化探究活动的开展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学生在对既有生活经验的回顾过程中,能够得到科学探究的原动力。鉴于此,科学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老师是生活化探究过程的关键实施者,让孩子真正去经历、去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并且掌握科学知识。例如,在教授“动物”这一课时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小学生独自饲养小蚯蚓,并且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小蚯蚓的运动特点及生长规律。老师提供几个观察要点给小学生:第一,用自己的手直接触碰小蚯蚓,观察小蚯蚓的具体反应;第二,把小蚯蚓放置在封闭性的盒子里,并且在盒子旁边划开一道口子,借助电棒将光源从口子摄入,观察小蚯蚓的行为;第三,看看小蚯蚓有没有脚,要是有,有几只,如果没有,就要观察小蚯蚓依靠什么运动。观察之后应该布置观察日记的任务给学生,引导学生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妥善记录下来。

3.生活化的课文作业布置

在优化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很多学者都倡导应该冲出课堂约束,使得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得到自我认知,并且在生活中获得知识与技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科学现象,并且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科学,进而掌握生活技能。在实验的过程中,将烧杯与导管等工具摒弃,借助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来取代这些工具,进而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老师应该根据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所应该运用的生活素材,进而使得学生借助动手实践获得相关的知识。例如,在“重心”这一课时结束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借助鸡蛋壳、劲土、硬纸板及颜料等制作不倒翁。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班级中展示。然后老师在学生展示自己作品的时候,就可以和学生共同探究教师不倒翁的机制及原理,最后教师分析并且归纳原理及机制:由于不倒翁的特点是上轻下重,全部的重力都在不倒翁的下方,进而使得物体的平衡稳定得到保证。[3]

结语

在科学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才能够使得科学教学具备生动性及灵活性,反之,科学教学就只能说是一种枯燥的“书本教学”,不具备较大的实践价值。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小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真正引导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寻找科学,小学生也才能够利用科学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此,也能够使得学生认识到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及重要性。而在小学科学教育体系中,全面实行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并且能够转换教师角色,师生一起来探索科学。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提高其科学素养及技能,并且强化其积极探究的技能,进而为今后的发展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毕海龙.生活化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30):179-180.

[2]袁其鸿.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17(10):28.

[3]张峰.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17(09):32.

猜你喜欢

蚯蚓生活化科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害羞”的小蚯蚓
挖蚯蚓
画蚯蚓等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