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思品课的有效性

2018-02-24杨国奇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思品文本小学生

杨国奇

(亳州市丹华小学 安徽亳州 236800)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新课程的认识不断深化。思品课的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单一“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主动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现实中,小学生缺乏思维的主动性,被动地接受知识,原有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不断淡化,因此学习效果不容乐观,难道思品课教学现状真的难以改变吗?其实不然,小学思品课应该是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往往这是教师不注重开启学生的思维,不能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造成的,很多小学生的思品课仅仅流于形式,泛泛接触。原本丰富多彩的课堂陷入困境,如何使思品课变成一潭活水,必须引入源头之水,才能让思品课正本清源。对此,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引入总源头之水。[1]

一、激活课堂,注重三位一体——教师、学生、文本

1.激活教师,优化课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而激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怎么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怎么让学生热情地学习呢?教师一定把自己的情感倾注于课堂,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还应不断学习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学今技能,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思品课教师在课堂上博古通今,旁征博引,语言诙谐幽默,学生怎么不认真听课?课堂又怎会波澜不惊呢?[2]

2.激活学生,优化课堂

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要想让整个课堂活气来,要把学生激活。我们这里思品课的现状比较不尽人意,因为我们没有专业的思品老师,往往由班主任和其他老师担任,于是,思品课往往带有其他学科的味道,学生也是老老实实的听众,不想或死气沉沉的,这样就如“一潭死水”。经过思考,我觉得通过一下方法改变现状:[3]

(1)利用课文插图

小学生喜欢模仿,善于模仿。因此,在教学中仿照课文插图训练学生的言行,效果明显。

(2)角色扮演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创造性地把语言材料活化为生活情景,调动学生参与,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改编成小品在课始表演,在课文中的事例仿佛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在教学目标中,行动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动机,学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如玩手机上学生中比较流行的活动,对于它的利弊,社会看法不一,让学生自由讨论、总结、反思。

(4)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思品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让给于学生,使他们真正地参与课堂,身心得以放松,主体意识得到加强。

3.激活文本,与文本对话

多媒体教学作为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对思品课的促进作用极大。它的出现使思品课变得更加精彩纷呈,多媒体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图文并茂的方式吸引着每一个小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小学生们一点点地走进书本,研读知识点,探讨问题,从而,思品课的效率在不断提高。

例如:在学习《从四大发明说起》一课,对于伟大先人们的伟大成就,书本上写的清清楚楚,教师的讲解未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字印刷术的成就,纸的发明过程与贡献,在小学生的头脑中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想让学生形成图面感,有与四大发明零距离接触的感觉。我就让学生欣赏四大发明的图片和视频,并且配以解说,小学生似乎回到那个时代,在中国的古代和先人们一起收集材料,一起晒纸浆,一起发明火药……学生们在视觉和听觉中感受到伟人的伟大之处,于是有一种钻研文本的欲望。学生们在读文本的时候的时候,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学习效果很好。

二、巧设提问,开启思品课堂的“钥匙”

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且思维活跃,喜欢探求新知,喜欢多问,一旦遇到感兴趣的事物,他们总喜欢追根求源,“好奇”、“疑问”一直伴随他们的成长,所以,思品课教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要具备了疑问就有了学生的动因。大科学家爱恩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问题的过程是思考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思品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材有彻底的掌握,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来巧设问题方法,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开启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综合实践,衔接生活的“源头”

古人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啊,实践探究能力是新时代学生要增强的能力。思品教师一定要不断给小学们更大的综合实践的机会和时间。让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让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通过社会调查、实践探究、观察记录等形式来进一步学习,从而促进课内课堂教学,这种思品课堂快乐开放,即拓展了思品课的内容。小学生们学到的知识才能记得牢,进一步弥补了课堂的不足。

四、过程评价,满足学生们情感需求

要实现高效教学,教师不仅优化“教”上,还要重视以评促教,鼓励学生自觉学习。为了学生更好地接受思品课的知识,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重复评价状况,并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设计科学的“过程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对思品课的学习。其中,这个“过程性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评价、亲子评价等,并借助各类评优、星级评价以及成长档案袋等加以落实。

综上所述,优化小学思品课堂,使其产生高效性,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只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思品课的浓厚兴趣,使得学生积极主动走进思品课的世界,我们的学生才能不断吸取知识的营养,思想品德得到升华,这样才散发出思品课的无穷美丽。

[1]刘洪岩.“课堂整合”研究与实践走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李世革.如何提高小学思品课的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

[3]笱正杨.谈思品课有效教学[J].读写算(教研版).

猜你喜欢

思品文本小学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我是小学生
班里那点事儿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