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堂的有效研究
2018-02-24黄晓琴
黄晓琴
(蕉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福建 宁德)
生活适应是“立足于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需求,以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为目的的一般性课程”。能力的习得是一个经验不断积累与扩展的过程。由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以智障学生的生活为中心,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扩展生活经验,从而达成提高生活能力的目的。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生活经验
智障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迁移难,对每日不断重复的生活或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景物、人物等,不会去主动求知、探知,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地去关注自己的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引导学生关注常规生活,积累生活经验
生活适应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着一定的规律性,我们的智障生也是,每天起床、吃饭、上学、睡觉等。常规生活是学生的生活重点,也是生活适应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常规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将有效促进生活适应教学。如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时间是个抽象的概念,要让学生认识时间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从智障儿童进入一年级时起就会指着时钟告诉学生“现在8点了,我们要开始上课了”“现在11点了,我们放学了”“现在12点了,我们要午睡了”“现在下午2点了,我们午休要起床了”;当到了二、三年级时就提醒学生关注自己的作息时间:“你几点到校的?”“几点做课间操?”“你昨晚几点睡觉?”“你几点吃饭?”经常的提醒让学生会去关注自己的作息时间,也对时间有了初步的概念;等到了四、五年级,学生对时间已具有较为丰满的生活感知经验,这样再教学学生学看时钟、认识时间就轻松了。
(二)引导学生关注即时生活情景,积累生活经验
生活是有规律的,同时又是多变的,有时效的,如春、夏、秋、冬不同气温的变化,天气的阴、晴、雨、雪变化等,如何将这些变化的生活情景有效地搬进我们的固定课堂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即时生活情景中的教学是最为有效的,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即时出现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不断积累点滴生活经验,为我们的生活适应综合教学提供足够的认知基础。如:冬天里落霜了,即时引导学生观看落满白霜的屋顶,学生即时知道了霜是白色的,冬天很冷的天气里会落霜;冬天里,学生说话时不断冒着热气,即时引导学生观察,并让每个学生都试着呼呼气,学生即时知道了天气冷了,呼出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冬天里,教室里的温度计降到了10度以下,引导学生即时观察,学生即时知道了10度以下很冷。学生这些生活经验的积累,为我们综合教学“冬天”积累了丰富的认知基础,也就有效地将变化的生活情景与既定的课堂教学完美结合了。
二、丰富学生感知生活途径,扩展生活经验
智障儿童认知范围狭窄、认知慢,缺乏对事物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由此,教师、家长觉得他们的学习有限,也就弱化了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他们由于没有接触外界、了解外界世界的经验又导致了感知觉能力的低下,如此的恶性循环,如何解决?笔者认为丰富学生感知生活途径,扩展生活经验,是其中的有效策略。
(一)全方位感知事物,扩展生活经验
智障儿童对事物的认知会存在认知的不完全、片面性,出现“盲人摸象”现象。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对事物进行全方位感知,发展不完全经验,从而促进学生对事物的全面认知。如三年级智障生对一些蔬菜的名称、颜色有一定的认知,但不知蔬菜从何而来,对蔬菜的形状、手感等特征难以把握,在教学“认识蔬菜”一课时,通过播放菜地里的蔬菜、菜市场菜摊上的蔬菜视频,让学生感知蔬菜并不是直接从菜市场里来的,同时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拗一拗、尝一尝等形式,让学生全面感知蔬菜的颜色、形状、手感、口味等特征,学生在复习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又建立了新的生活经验,从而较全面地认识了蔬菜。
(二)加强学生生活实践,扩展生活经验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走向实践、学会生活,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应是实践化的,而不是关在学校里的课堂式。实践才是促进学习的手段,实践才是变动的源泉。我们只有给智障学生提供更多的生活实践体验机会,让他们建立更多的生活经验,才能为今后的生活、步入社会奠定基础。如:日常生活中,就应与家长沟通,多带学生外出走走、看看、与人沟通交流;我们学校在教学完超市购物后,老师让家长一定要让学生在超市中进行多次实践购物练习;教学完邮寄包裹,就要让学生去邮局实践邮寄包裹;教学完银行卡的存取款,就一定要带学生带着银行卡去银行实践存取款……
总之,生活适应课的教学内容不单单来源于课本,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而是有选择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堂向家庭和社区扩展从而开展有效的教学,让培智学生真正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其融入社会,才能体现出生活适应课在整个培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