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巧化生成
——我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
2018-02-24张静
张 静
(南京市六合区雄州初级中学,江苏 南京)
一、案例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及课堂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课改精神与理念已然深入人心,走进课堂,走进我们的教学,中学美术作为中学义务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任务,因此中学美术的课堂改革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好地贯彻课改及素质教育相关要求,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我们清楚认识到课堂改革是我们现行教学的一针强心剂,能有效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分层教学”“导学”“讲学”“练学”等教学环节的路径与方法。
本案例将以“分层教学”为指导思想,分层教学按照笔者的理解应该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认识水平、能力水平及潜在的能力将其科学分层对待,在教学上的实践表现就是不能搞一刀切。分层教学总体来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着很多的教学模式,但是究其本质是要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从整体上获得学生的发展。在我们的美术课堂中往往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原因就是对学生的预设太多,不能有层次针对不同的学生,还是把传统课堂模式隐藏在了分层教学的外衣下,抹杀了学生的美术创造力,最后导致课堂生成千篇一律,因此,本案例将从课堂预设与生成入手来实施分层教学,希望可以给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改革抛砖引玉。
二、案例描述
有一节课是美术自编课程,本课上的材料选用的是纸箱板,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利用刻、画、撕等基本技法大胆去表达美、创造美,形成一件不同风格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老师虽然并不会也不想一手操办,想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发挥学生不同的认识与经验,最终能产生造型各异的美术作品。
所以,我在以上问题的思考下,为了节省课堂时间,事先已经给学生的纸箱板涂上颜色,分为“人物、动物、风景、花卉”四个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围绕一个主题制作作品,也可以分组画、刻、撕共同完成。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任务,课堂气氛也很好,教学环节进行得也很顺利,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情况,但是课堂表现有点让我失望,做出来的作品缺乏想象力,完全限制在了框框里,只是在我提供的材料基础上加上简单的绘画,或者粘贴上撕的一些造型,出现了很多造型类似的作品,学生的想象力被禁锢了。也就是说这千篇一律的作品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完全没有发挥每个学生不同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虽然想着分层教学并去实施,但是好像最终的结果还是失败了。
后来,我针对这种情况,认真思考了分层教学失败的地方,之前的分层并不是真正的分层,应该是对课堂预设思考不足,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长处,因此我对教学预设方面做了深入的思考,对课堂的准备环节做了改进。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比如有的同学在拿到纸板箱时就撕开了表层,发现下面的瓦楞。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纸板箱进行创作联想,内容不限。学生先是根据材料形状、大小等设计内容,然后构图,再利用刻、画、撕的方式进行创作,最后根据设计自由涂色。比如有位没带材料的学生,拿到一块被别的同学丢弃的纸板,纸板虽然是残缺的,却发现纸板是有对称的规则造型,最后根据造型创作出“带帽子的外国人”这一作品,还有学生设计出立体作品。最后收集上来的作品五花八门,又独一无二,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三、案例反思
第一次,老师为学生涂上颜色,看似给学生帮了忙,实则是制造了麻烦,又有主题的限制,结合涂好色的纸箱板进行统一创作,看似是在实行分层教学,但是还是老师的一手操办,把课堂主体局限在了老师设置的主题里,是伪分层,因此学生实际是缺少形与色的想象空间。而第二次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具体的教学行为进行预设,没有限制主题,只是对学生可能会需要的材料做了最充分的准备,这样教学过程的丰富性就没有被扼杀,最终才产生了具有想象力的课堂生成。
教师往往为了推进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推行分层教学,初衷是好的,但是老师把分层教学的理解限定在我一定要把每个教学环节预设得非常完美,不允许出现一丝差错,比如材料准备充足,生怕学生出现问题,这就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表现,看似分层,实则没有达到课堂预期。这样的课堂看起来是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设计思路也很清晰,给课堂效果的生成预设了途径与结果,但回头看,学生像是老师的傀儡,完全在老师的操控下完成教学活动,缺少了灵性与想象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类似这样的案例很多。那么,我们如何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分寸,有分层教学的“表”还要有学生自由表现发挥创造力的“里”,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去认真与深入思考的,我们只有在分层教学这个大前提下,预设与生成达成平衡,才能较好地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落实分层教学,不应该把分层教学只是作为一个教学改革的噱头,不应该把预设作为一个坑,等着学生往里跳,而是要注重生成是动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发展与变化的,预设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把超乎预设的一些状态巧妙转化成生成,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