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8-02-24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第一中学宋绪峰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第一中学 宋绪峰
数学具有逻辑性与抽象性高的特点,初中数学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如果依照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水平进行教学,则程度较低的学生学习效果较差,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如果依照程度较低的学生水平进行教学,则程度较好的学生容易降低学习期望,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分层教学的实质是对因材施教的贯彻,结合学生的能力与教学实际,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在教学中因人而异的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期望,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这样的教学模式无疑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极大创新,对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分层教学需要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这一整个教学环节中落实,这样才能够真正优化教学资源分配,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分层教学目前还不能被广大一线教师完全接受与认可,所以在当前阶段,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还处于起步初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对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解,针对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做出以下探讨。
一、划分教学目标
合理科学的划分教学目标是进行分层教学的首要工作。教学目标的分层应考虑到学生的整体情况,按照实际情况将学生划分成2~3个层次,在划分比例上,中间层次应在半数以上,第一层次与第三层次约各在1/4。只有将学生层次划分合理,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在层次内得到发展与锻炼,才能使分层教学模式有效地发挥作用。划分学生层次的依据不应完全按照考试成绩进行划分,教师应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来进行划分。比如有的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强,但函数学习能力不理想,则此学生在几何内容教学时应放在较高层次,适当给予较高的学习目标,在函数内容学习时放在中间层次,适当降低学习目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来划定学生层次,无疑使教学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教学的精细化程度得到保证,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潜力得到挖掘。另外学生的能力与成绩会随时变化,教师时刻注意根据学生的表现不断改变划分层次,使学生及时地树立正确的目标,保持充足的学习动力。
二、划分教学层次
如果说学生层次的合理划分是分层教学的前提,那么教学层次的分化则是开展分层教学的核心。教学层次的划分不是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应该是将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做到合理教学。教师应在教学之前,将教学中的共有性内容与提升性内容划分好,教学中做到由简入难,在简单内容教学阶段,多注意对较低层次学生的提问与关注,在较为深入的内容教学中,尽量做到平稳衔接,使较低层次学生能够听懂并接受,注意对高层次学生的引导与提问,使他们能够得到能力的发展与锻炼。
三、教学评价的划分
对学生成绩的科学考核评价,能反映出分层教学的有效性,能提出教学反馈意见,同时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分层教学的考核评价也应坚持统一中存在差异的原则,以免给学生造成错误的认知,对学生自信心产生伤害。应在试卷内容上进行合理划分,做到以基础性内容为主,使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配合少量提升挑战性内容,对高层次学生进行重点考查。通过这种内容难度上的区分,可以有效反映出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质量,帮助教师对下一步的教学进行合理调整。
四、结语
分层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趋势发展下的必然选择,广大一线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广泛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探索,一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