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在德宗一朝的诗歌创作分析
2018-02-24汤锦蕾邹祖尧
汤锦蕾,邹祖尧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
韦应物在唐诗研究中往往被归属为大历诗人,但我们通过对韦应物仕宦履历进行仔细的探究,再对韦应物诗歌作品进行详细的归纳,就可以看出,韦应物一生中一半以上的作品是在德宗一朝完成的,这就说明了进入德宗一朝时期的韦应物,诗歌创作进入了愈加昌盛的时期。从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角度来看,韦应物在德宗一朝的诗歌也跟其他时期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对韦应物在德宗时期的创作进行深入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韦应物及其诗歌创作概述
韦应物(737—792),唐朝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人,生于唐玄宗开元25年,因为出身贵族家庭,韦应物15岁就担任了唐玄宗的近侍,可以自由地出入宫廷之中。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入蜀避难,韦应物此时开始清心寡欲,奋发读书,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从唐肃宗广德二年 (764)起,韦应物大部分时间都在地方行政官吏任上,尤其是德宗一朝韦应物任滁州、江州和苏州刺史时期,被认为是他诗歌创作的转型和高潮时期。在地方官任上,韦应物清廉正直,勤政爱民,苏州刺史任期届满之后,在苏州无定寺寄居,唐德宗贞元8年(792年),他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享年五十六岁。
作为典型的山水田园诗派诗人,韦应物的诗歌高雅闲淡,景致宜人,充满感怀,读来饶有情趣。韦应物的诗歌中也不乏感情慷慨悲愤的作品,五言七言俱佳,白居易曾经赞扬道:“才丽之外,颇近兴讽。”以善于描景和叙述隐逸生活著称,往往用看似淡然无意的表现手法来寄托自己的感情,以景传情,塑造出淡远的境界,其中又以五言古风成就最高,风格简约朴素。韦应物的诗歌前期受谢灵运和陶渊明的影响很深,具有清淡、清幽、清寂、清润的艺术风格;后期在江南接触下层人民较多,转型为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内容多姿多彩,具有无穷的魅力。
二、韦应物在德宗一朝的诗歌创作心态
韦应物德宗一朝的履历以韦应物从建中三年(公元783年)出任滁州刺史为起点,到贞元八年病逝于苏州为终点。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对韦应物在德宗一朝的诗歌创作情况进行初步的探究。
流滁时期是韦应物人生后期一个重大转折,这也是他诗歌创作的高峰,作品约有近130首,是韦应物德宗一朝诗歌作品的近一半,对于一个官员来说,能够为政一方不啻是为诗人提供了能够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舞台,这也使诗人受到很大的鼓舞。这在他的《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一诗中可以鲜明地体现出来,“效愚方此始,顾私岂获并”,诗中既有诚惶诚恐的态度,更有竭忠尽智,打算有所作为的抱负。所以,在这样特殊的心境下,被任命为滁州刺史的韦应物处于一种矛盾的心态中,既燃起来他的希望,但以往的遭遇又让他的政治热情充满踌躇,这种矛盾的心态对诗人来说又是一种煎熬,解决这种煎熬成为其德宗一朝诗歌创作的主题。
韦应物本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对亲朋好友、黎民百姓和江山社稷充满了关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秀丽风光也充满了热爱之情。身在动荡社会环境中,人难免重情重义,诗人的心态在德宗一朝的诗歌创作中鲜明地体现了出来,充满着浓郁的情感。另一方面,韦应物在江南虽然寄情山水,写下了大量诗歌作品,从根本上讲,对于百姓的治理才是诗人在心中念念不忘的事情,纵观德宗一朝韦应物的诗歌创作,一派仁者忧时爱民的主旋律,自始至终深深地感动着后世读者。
三、韦应物德宗一朝诗歌的思想感情
(一)经世爱民现实主义思想
作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世家子弟,韦应物有着积极入世和实现自我的情结,表现出鲜明的儒家“勤政爱民”思想。在德宗一朝在江南的任职经历中,韦应物接触了下层的劳动人民,他不仅对人民给予深切的同情,还通过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儒家仁政的思想,以实现“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作为地方行政长官,他不辞辛劳,切实安抚孤苦无依的农民,建中四年,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时,看到饥民因水灾逃荒,立即投入到救济中去,“岂待干戈戢,且愿抚茕嫠”(《始至郡》)。韦应物认为为官一方应当“为郡访凋瘵,守程难损益” (《郡楼春燕》),而且诗人确实也是这样做了。他力求为政简约,切忌繁苛扰民,细心处理政务,轻徭薄赋,与民生息。他常常躬身自责,“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冬至夜寄诸弟兼怀崔都水》),生怕自己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发出“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 这样的肺腑之言,可见诗人赤诚的忧民之心。
韦应物为官向来清正自守,乃至家境贫寒,“家贫无旧业,薄宦各飘扬”(《发广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长沙》),由于在任上过于廉洁,乃至于晚年罢任后连回家里的路费都拿不出来,“部曲多已去,车马不复全” (《岁日寄京师诸季端武等》),只好在晚年寄居苏州城外永定寺,其清正廉洁的品质,到今天也值得我们颂扬。
更难能可贵的是,韦应物把经世思想落到了实处,甚至亲自参加农业劳动,“遂性在耕稼,所交唯贫贱”(《冬夜宿司公曙野居因寄酬赠》),真正做到了深入到下层劳动人民中去。作为一州地方长官,亲自耕作,真诚地和劳动人民交朋友,这对一个封建官僚来说,的确是难能可贵的。韦应物“民胞物与”的仁者之情,正是通过与劳动人民的广泛接触,以及自身参加劳动实践,不断加深与丰富的。纵观他在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无不深深地浸透着儒家的仁者情怀,这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最高洁的品质,无疑是值得我们加以颂扬的。
(二)吏隐思想
韦应物在建中、贞元时期的创作,多发生他在德宗一朝的仕宦生活中,在韦应物一生中,仕与隐的矛盾经常在困扰着他,诗人最终选择了“吏隐”的生活方式解决了这一矛盾。所谓“吏隐”,就是不以功名利禄所累,虽身居官位却如归隐者,江南绮丽醉人的风光又对他的“吏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因如此,寄情山水的诗作也成为他德宗一朝的重要诗歌创作内容。在此基础上,韦应物以其清雅闲淡的诗风树立了自己山水诗人、隐逸诗人的形象,韦应物在担任滁州刺史之前,曾经在仕与隐之间反复徘徊,为官之时渴望退隐自由,退隐之时又渴望为政作为,最终做出了“吏隐”选择。韦应物在滁州的时间不过三年,但却是他的诗歌创作量最大的时期。而他的‘吏隐’思想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闭塞荒芜的滁州之地,滋养出了韦应物的清新淡雅的诗风,随后在江州、苏州刺史任上,韦应物的诗歌创作随着他的“吏隐”思想的深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据统计,韦应物诗歌中登高远眺之作共15首,其中德宗一朝时期的占了10首;山水景物游览之作共58首,其中德宗一朝时期的占了28首,由此可见,韦应物登山临水的“吏隐”作品在德宗一朝占了很大的分量。在《游琅琊山寺》一诗中,作者写道:“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诗人虽然寄情于山水,排遣了凡事的忧愁,最终还能回到自己的职位上——“还归坐郡阁”,其中蕴含的吏隐思想是不言而喻的。 《夏至避暑北池》中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之句,可见衙门的公务并不占据诗人全部的时间,一旦有畅游的机会,诗人不仅投身其中,而且带着陶醉的心情沉浸其中。“形迹虽拘检,世事澹无心。郡中多山水,日夕听幽禽”(《南园陪王卿游瞩》),诗人带着兴致去游山玩水,寄情于美景之中,公事压力的牵累终于得到了宣泄,其中蕴含的“吏隐”精神呼之欲出。
韦应物这一时期诗歌的中心虽然是寄情山水,但其实与谢灵运、谢朓一样,韦应物和他们的“吏隐”理念正好是相同的。走向“吏隐”这样的生活方式,正是韦应物在德宗一朝担任江南地方官后,开始只是因为政治抱负无法实现而寄情山水,到最后被江南的佳山好水所吸引,自觉投身于山水美景之间,但又无法摆脱复杂的公门事务,最终做出选择的结果。所以,从诗人心历路程的角度来说,韦应物这个时期的创作是作者艰难抉择的结果。
(三)思乡思亲情感
前面提到,韦应物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虽然诗人身在江南,但是故乡长安和亲朋好友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唐都长安不仅是诗人的故乡,还是唐王朝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中唐藩镇割据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长安是当时知识分子施展政治抱负的重要舞台。江南固然山明水秀,风景宜人,但是诗人对故乡思念从没有因此而被消除。这在作者的诗作中常有体现,如《游灵岩寺》中“方悟关塞眇,重轸故园愁”句,这些创作于江南的诗歌,无不蕴含着诗人的思乡之情,从深层次来看,也是诗人无法回到政治舞台中心的失落。到江南任职时诗人已经走向暮年,再加上体弱多病,不免更加思念远在长安的亲朋好友,“鹓鸿俱失侣,同为此地游。终忆秦川赏,端坐起离忧”(《陪王卿郎中游南池》)。所以德宗一朝韦应物在江南创作了大量思亲念友的诗作。
据统计,韦应物现存寄赠和怀思诗歌作品共145首,其中在德宗一朝就创作了92首,占到了一半以上。在这些对家乡亲人思念的作品中,诗人大量使用冷色调的形容词,通过对在外孤寂清冷的心态描写,表现出睹物思人的怀乡之情,“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空斋,江岸流莺,杜陵青草,萧瑟清冷中,诗人虽然身在江南,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诗歌通过对亲人思念之情的传达和表露,以宣泄排遣内心的孤独之情。
四、 韦应物德宗一朝诗歌的艺术风格
(一)反映现实、抒写壮志的悲壮豪迈之风
身处封建官僚阶层的韦应物,通过德宗一朝在地方官场的历练,本着对民族与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对中唐的社会现实与弊病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对改善中唐以来腐败的政治进行了努力,但残酷的社会现实让诗人极端失望了,理想的破灭与现实的残酷,使得韦应物在德宗一朝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出了悲壮豪迈的风格。我们看韦应物这一时期的诗歌,诗人不能自抑地呼喊出“丈夫当为国” (《寄畅当》) 的豪言和“只应传善政”(《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 的壮语,这样的豪放情怀感人至深,但在济世救民的过程中,无形中与官场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使得诗人后期诗作中又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悲壮,形成了韦应物这一时期反映现实、抒写壮志的悲壮豪迈的诗歌风格。
(二) 描写自然风物的古淡清丽之风
韦应物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淡”,江南山水的自然美深深地吸引了韦应物,他常常徜徉其间,吟诗作文,抒怀明志,尽情享受江南山水的旖旎风光,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这也造就了韦应物对山水自然风光的亲近态度,并在自己的诗作中体现出了古淡清丽之风。诗人通过对山川风景的描述,消除了精神上的疲劳,“旷然西南望,一极山水清” (《沣上寄幼遐》),“聊将横笛吹,一写山水音” (《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诗人山水诗的清丽淡然之风,还表现在心灵与大自然的交融之中,“心将清景悟” (《乘月过西郊渡》),山水美景是诗人一生的致爱,“所爱唯山水,到次即淹留” (《游西山》)。在德宗一朝,韦应物没有把庙堂当做自己一生的追求,山水田园同样深深地吸引了他,在宦海沉浮中,诗人洁身自好,保持了高尚的人格,把田园自然当做自己的精神家园,诗人在畅游山水美景中获得了超脱的心态。“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岧峣青莲界,萧条孤兴发。前山遽已净,阴霭夜来歇。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严城自有限,一水非难越。相望曙河远,高斋坐超忽”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在这首诗作中,描景极为明丽清淡,通过描绘自然来吟咏性情,诗人渴慕隐逸超脱的文化心态,既热爱自然又追求人性自由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形成了自己高雅闲淡,清丽动人的诗风。
五、韦应物在德宗一朝诗歌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韦应物在德宗时期的诗歌创作确实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把它放在整个唐朝诗歌史中,其中的意义和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
(一)韦应物诗歌的影响
韦应物在德宗一朝的诗歌中表现出了独特的现实主义的勇气,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这一时期诗人对诗体的选择也表现出了他不同常人的性格,在格律诗大行其道的中唐时期,韦应物却以古体诗的创作见长。据统计,韦应物德宗一朝的五言古风共计94首,诗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创作出这么多古风,可见诗人对古体诗的坚持与推崇。与主流的大历诗坛的差异,说明了诗人身为地方官员,接触了下层人民的生活,让他对朝廷政治弊病而忧虑,为下层劳动人民的困苦生活而内疚,这就是韦应物德宗一朝诗风变化的根本原因。而无论是诗中体现出的浓重的现实主义风格,还是诗人对古体诗的关注,正是元和诗人诗歌体式与风格的集中体现。所以说,韦应物在德宗一朝充满个性化的诗歌创作,展示出了诗人在诗歌发展过程中充满时代特征的敏感性和创造力,韦应物在德宗一朝的诗歌风格,经过后期贞元文人的进一步发扬,为下一步元和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个人诗坛地位的确立
韦应物在德宗一朝先后担任了滁州、江州和苏州的地方行政长官,在此期间,他和江南文人在诗歌方面多有酬唱往来,进而形成了以韦应物为中心的文人团体,从而使自己实际上处于江南文坛领袖的地位,这就使韦应物的诗歌创作对江南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地方行政长官,韦应物经常以官僚的身份在府邸举办诗歌会。在《郡斋雨中与诸文士宴集》中,我们可以看出韦应物亦官亦文生活的写照。韦应物固然是一个官僚,但他首先是一个典型的文人,在德宗一朝韦应物与江南文人的往来唱和,给我们留下了一段精彩的文坛佳话。韦应物本身在诗歌方面有着一定的天赋和成就,他刺史的身份又使他具有一定的感召力,不自觉对周围文人团体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他的带领下,给江南诗坛带来了清新雅致的风气,表明了韦应物在文坛上显著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韦应物进入德宗一朝已是人生的中晚期,人进入老年未免安于现状、意满自得,韦应物如果没有外部条件的影响,难免也会故步自封,其诗词风格就会延续浅斟低唱的大历诗风。德宗一朝诗人的生活环境和个人境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韦应物的诗歌创作转型造成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风貌,进而也使其诗歌在新时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所以,韦应物在德宗一朝的诗歌创作是值得加以单独讨论和探究的。
[1]姜光斗,顾启.论韦应物滁州诗作的现实性[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3):61-67.
[2]熊建国.《韦应物系年考证》补遗[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3):62-66.
[3]管恩好.论韦应物的文化心态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4.
[4]张嘉文.论韦应物的吏隐心态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1):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