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社会治理稳定机制建设研究

2018-02-24刘明霞韩广义

邢台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农民基层

刘明霞,韩广义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 054001)

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说:“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基层,关键是体制机制。”因此稳定而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应该也必须要围绕广大群众进行,要能够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在民众中增加并保持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的消除各种不和谐的声音,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促进文明有序发展,使整个国家充满活力[1]。

一、近年来河北省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实践

进行农业生产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稳中有好,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我省对农业生产进行了区域布局优化,从产业、产品、品种和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结构调整。区域布局的重点是大力推进我省骨干优势品种种植区域,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差别化扶持,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产业调整方面加快主导产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提高产业竞争力,不断强化畜牧、蔬菜和果品三大支柱产业。同时根据国内外市场情况,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品种和品质的优化,由市场决定生产和品种,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培养适合本地且市场前景好的品种,通过提高品种质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2]。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民居改造和农村污水治理行动逐步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街道硬化美化活动初见成效。河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提出,2020年要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农村将全部建成“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奠定坚实的经济和文化基础。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达到这些标准: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生态环境清新优美,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公共服务完善配套,农村社会和谐文明。已建成的美丽乡村实现了公路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通,由此大力发展电商、现代农业、家庭手工业等项目,开展多种业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大力经营美丽,把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逐步转化成为了新的生产力[3]。

坚持新农村文化建设,文化设施稳步增长,群众文化蓬勃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目前,我省在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和文化馆等方面成效卓著,基本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场所,群众自娱自乐的自办文化活动比比皆是,表演形式丰富。另外,我省谋划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太行山革命老区宣传文化工程、送书下乡工程、流动舞台车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大大创新和活跃了新农村的文化内容,点、线、面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形成了蓬勃发展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在建设文化发展同时,我省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非遗”项目展览、演出和论坛活动,这些活动以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为代表,通过不同方式对我省的“非遗”项目进行保护和传扬,使人们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不但如此,我省还在农村组织开展了群众文艺辅导基地创建活动,经过指导与培训,在农村有一大批民间花会和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涌现,民间文化队伍逐步形成。

二、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的农业资源仍然偏紧,处于人多地少的矛盾中,但同时在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入了城市,而且我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生态环境仍然很脆弱,农村的垃圾和污染处理不及时,增加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隐患存在的可能性。目前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仍然是以一家一户为主,这种生产经营方式使农户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低收益的弱势地位,加上农民的自主发展能力较弱,先进的生产技术很难在农村得到及时有效的使用。而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农业生产的成本越来越高,如何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艰巨的任务[4]。

(二) 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能否成功受三个条件的制约:资金、规划和管理。资金是基础,没有资金谈不上建设,但从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来看,仍然存在资金投入缺乏保障的问题,投入上的不足制约了农村的发展。规划是途径,好的规划使新农村建设事半功倍,但从实施过程来看,不少地方的建设规划存在诸多不足,缺乏系统性和农民的参与性,尤其是很多村民都不了解规划的内容和过程,规划成了纸上谈兵,难以收到切实有效的效果。基层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引导者,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发挥组织、推动和管理的作用,但目前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并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形势发展的要求,无法发挥指导实践作用,无法真正起到引导农民群众共同发家致富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河北省在文化产业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效,但从农村整体来看,仍然存在意识淡薄,观念落后的问题,绝大多数的文化产品和农村的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但文化产业人才的缺乏是我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短板,如何在农村进行文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并由此来满足市场需求是文化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的发展和人才的引进均需要进行投资融资,但由于农村文化产业的起步较晚,农民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因此,投融资政策不完善,科技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强,市场化的程度不高已成为农村文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5]。

三、河北省新农村社会治理与稳定发展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农村社会治理的稳定发展中,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坚持人才资源第一的思想观念,引进和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尤其是作为培养人才阵地的高校,更应该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参与到人才培养培训中,积极开展适应新形势的高端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与培训,通过了解市场需求,科学制定培养培训的目标,构建各种教学平台,加强人才队伍整体结构的形成与调整。同时政府作为管理部门应加强与高校的联系与合作,除了在培养人才上加快步伐外,还要加强科技力量的投入,依靠科技创新谋求文化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不断提升文化产业水平,推进文化领域创新,让高新技术手段成为文化产业在农村发展的技术后盾。政府还需要制定优惠的政策,扩展投资空间,引导、吸引和鼓励各类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加强对河北省文化产业建设发展的领导。

(二)发挥农村基层自治机关凝聚力,提高农民参与度与创造性

中国的国情所决定,在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建设上,不能走权力集中的老路,不能把所有的管理权力都集中到政府手上,由个别领导做一切决定,这种做法在今天的社会治理工作中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大爆炸的新时代了。农村社会的治理与稳定需要依靠的是农民自觉自主的参与,农民作为农村社会的主人对农村社会治理应该更有发言权。但我们也不可能仿照西方国家完全依赖民间组织的做法,因此,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社会治理体制的进程中,我们要坚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自治机关的作用。基层机关是党和国家联系农民群众的一个重要桥梁和纽带,在凝聚农民群众向心力、解决群众诉求、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众多方面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当前绝大多数农民仍然具有较强烈的小农意识,法制观念和道德素质均需提高,诚信意识欠缺,社会责任感缺乏,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现代化的新农村需要的是有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思路的农民,这样对农民的引导和技能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农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是不可估量的,基层机关应当通过不同形式的示范,举办多种多样的培训,组织村民外出参观等方式,引导农民出主意,想办法,让农民积极主动投入资金、劳力和脑力,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农民群众的切实参与下,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把新乡村建设的更好。

(三)精选基层社区干部队伍,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坚实保证

基层社会治理离不开基层社区干部队伍的引导与管理,培养一支充满热情的专业化、高素质、职业化的基层社区干部队伍,由一线社区干部引导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其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从而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坚实基础与保障。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大力选用热心党务、有见识、精通农村业务发展的人员,对不胜任的党员干部及时进行调整,建立管理培训和考核机制,有效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从制度上完善选拔配备机制,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制定激励保障制度,做好管理监督工作,造就培养一支有真本领、重品行、讲贡献的基层组织管理干部以及后备干部队伍,充分利用好农村基层建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更有效的社会治理效益,为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及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社会治理与稳定需要加强文化及基层管理干部人才的培养,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能力,加强农民的参与度与热情,这样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才会最大限度的消除各种不和谐的声音,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整个国家才会更充满活力。

[1]熊正良.积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OL].求是网,2015.01.22/ 2017.07.09.

[2]2020年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N]. 河北日报,2016.01.13(01,03).

[3]河北省农业产业发展情况[OL]. 河北人大网,http∶//www.hbrd.net/xunwen/4-2.html,2017-07-05.

[4]王丽欣.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07):115-117.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农民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走基层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