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梅花鹿养殖产业现状和前景展望
2018-02-24郁兵,王波
郁 兵, 王 波
(西安文理学院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西安 710065)
1 梅花鹿的经济价值
梅花鹿全身是宝,祖国医学认为,鹿茸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固冲任、托毒生肌、补血、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自古就是名贵的滋补佳品;鹿肾有壮阳补虚、强阳补精的功能;鹿尾具有暖腰膝、益肾精的功能;鹿胎有治疗肾虚和妇科病的功能[1];鹿肉味道鲜美,低脂肪高蛋白,营养丰富,是宴席上的高档名肴;鹿血、鹿角胶,鹿角霜、鹿角帽等产品也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2 鹿在陕西
陕西自古就是鹿科动物的重要分布区.据考古发现,在我省的渭南、大荔、长武、西安半坡以及蓝田的公王岭、陈家窝、涝池河等地都发现了梅花鹿(斑鹿)的化石[2].古人遗留的文史资料中,也有大量关于陕西地区鹿类的记述,以《诗经》为例,《大雅·灵台》中有“王在灵囿,麀鹿攸伏”的诗句,描述了周文王(公元前1152年—公元前1056年)御园中鹿的存在;《大雅·桑柔》中有“瞻彼中林,甡甡其鹿”的记述,描述了周厉王(公元前904年—公元前829年)时代,镐京(现今的西安市长安区)郊外树林里鹿的数量很多[3].
到了近代,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森林被过度砍伐,使鹿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加之鹿类作为重要的狩猎动物被大量猎杀,以至于目前我国野生的梅花鹿只剩1 500头左右,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在陕西省内,野生鹿类在平原地区早已绝迹;仅在秦岭山区尚有一些鹿类分布,据成书于2010年的《秦岭兽类志》记载,秦岭现存的鹿科动物包括林麝、狍、毛冠鹿和小麂(黄麂)四种[4-6],已经没有梅花鹿的分布.
3 人工养鹿的历史
早在殷纣王(公元前1400年)时代,就筑有“大三里,高千尺”的大鹿苑;到了清朝,雍正11年(1733)在现今的吉林开建鹿苑;到了清朝晚期,鹿茸的药用价值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民间饲养梅花鹿大量出现[7].
到了现代,为了满足鹿茸作为中药材的需求,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形成了以梅花鹿和马鹿为主的人工养殖产业,现今鹿类养殖几乎遍布全国各省,据统计全国梅花鹿现存栏量约100万头,马鹿存栏量约30万头;产业分布上,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梅花鹿产区[8].
4 陕西鹿业的现状
20世纪50年代,西安地区的蓝田、长安、周至等县都开办了国有的梅花鹿饲养场;到了80年代末,由于全国梅花鹿养殖场的大量兴起,外省鹿产品大量流入,省内企业在规模和成本上毫无优势,导致陆续关停;至90年代起,省内多地重新上马梅花鹿养殖项目,目前省内经林业部门批准的梅花鹿养殖企业共计23家,在关中、陕南、陕北均有分布.经调研,这23家企业中,规模最大的是商南县瑞鹿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存栏量近900头;存栏量300头左右的企业有2家,分别是白河县利生园梅花鹿产业有限公司和宁陕县隆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其余20家企业养殖规模均在百头左右或者不足百头;全省总存栏数约3 000头;主要产品均是鹿茸鲜切片,基本在当地销售.
5 陕西梅花鹿养殖产业前景
5.1 市场巨大
在国际上,韩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鹿茸进口国和消费国,年均进口约200吨,韩国5 000万人口,将近一半人在使用鹿茸产品,人均年消费约100克,几乎全部靠进口[9].中国梅花鹿鹿茸以其功效确切、肥嫩质佳、茸形优美等特点,在韩国一直畅销不衰.韩国的鹿产品非常丰富,覆盖医药、保健、食品、化妆品等不同领域,并针对老年、中年、少年、妇女开发出很多不同产品.
在欧美国家,鹿肉是大宗商品,广受民众喜爱,市场上鹿肉价格是牛羊肉价格的3~6倍,而且往往供不应求[8].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一直被视为“差生教育”,大多招收高考、中考落榜生或中学没有毕业的学生。以我州招生状况相对较好的伊宁卫生学校为例,从2013年起即开始实施“无线招生”,学生只要持有初中以上毕业证书就可入学。即使如此,中职学校仍然存在生源不足问题。很多学生在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彻底放弃学习,只为混张文凭,招生难、生源质量差已成为制约我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因素。
在国内,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国人的消费已由温饱型转向小康型,品质生活、延年益寿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追求.鹿产品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市场认可度高,需求广阔,市场销量逐年增加.但是和韩国相比,国内鹿产品消费仍然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规模,相信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以及鹿产品在药品、保健品、滋补食品、药膳、化妆品等领域应用的不断推陈出新,我国的鹿产品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5.2 优越的生长环境
陕西作为鹿科动物原产地,有着极为适宜鹿类生活的自然环境.秦岭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植被种类丰富,这些自然条件完全不亚于目前我国梅花鹿的主产区——东北地区;关中盆地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畜牧业传统,也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可以给鹿类养殖提供大量优质廉价的饲料.
5.3 带动农民致富的好产业
陕西省土地总面积的81%属于山地和高原,这些地区可耕地少,农业生产条件差,是形成贫困的重要原因.十九大以来,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是各地政府一项核心工作,笔者认为梅花鹿养殖就是一个适合农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养鹿业历来是一项高效益产业,近二十年国内实践证实,养鹿业是远强于牛、羊、猪、禽等养殖业的长效、高效产业,特别是山区和半山区,可以充分利用不宜耕种的山坡谷地,饲料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正常情况下,一头梅花鹿每年的饲养成本在1 500元/年左右,而每头成年公鹿仅鹿茸一项即可实现年产值10 000元左右,规模化经营效益更加可观[8-9].
5.4 产业成熟度高
梅花鹿养殖产业在我国历史悠久,在优良品系选育、养殖技术等方面已经非常成熟,梅花鹿现有品系适应性强,疾病少,生产力高,省内多家先行企业也很好地完成了技术积累,可以完成引导示范、技术输出、种源提供等职能.
5.5 科技实力雄厚
陕西地区生物和农业科技实力雄厚,西北农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文理学院等高校都设有生物、畜牧、食品、药学等相关专业,可以解决梅花鹿养殖和产品开发所遇到的各类问题.
5.6 生态价值
鹿类往往有固定的食谱,在一个缺乏鹿类动物的生态系统中,这些植物必然过度生长,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丰富度和稳定度.在目前野生鹿类面临灭绝的秦岭山区生态系统中,实行鹿类人工野化放归,可以有效恢复鹿类的野生种群,促进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5.7 文化价值
鹿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有着美丽、祥瑞、长寿等文化含义,和我省生态资源、传统文化、山水旅游等产业有着很好的契合度.如果能够打造一个看得见山水、闻得见花香、听得到鹿鸣、尝得到美食的、以梅花鹿为核心的特色生态旅游示范区,必将成为一张独具特色的地方名片.
6 陕西梅花鹿产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近年来,梅花鹿产业在全国各地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陕西梅花鹿养殖产业放到全国来看明显落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6.1 产业规模小
省内现有梅花鹿养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全省现有存栏总量仅约3 000头,只相当于国内一个大型养鹿场的规模.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职能,着力于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并在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上加大投入.
6.2 鹿产品加工环节科技含量低
我省鹿产品主要以鹿茸干切片和鲜切片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应充分发挥我省的科技优势,开展校企合作,力争以产品带动产业发展.
6.3 市场有待开发培育
国内鹿产品消费主要在华东、华南、华北等经济发达地区,陕西省内民众缺乏消费鹿产品的习惯,现有市场也主要由外地产品占领.应以我省鹿产品优良品质为核心,打造地方鹿产品品牌,积极推广宣传,占领省内市场,并成立行业协会,使陕西鹿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6.4 部分现行法规不利于养鹿业发展
根据国家医药法规,梅花鹿茸作为药材,禁止添加在食品中,而韩国多年前已经把鹿茸认定为一般食品,才极大地促进了鹿茸产品的开发和消费.目前,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呼吁对此类法规进行修改.
6.5 期待政策支持
十八大以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已成为关系到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脱贫攻坚的重大问题,如果地方政府能对养鹿业进行科学规划,在产业政策上予以大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运用“公司+农户”和“互联网+”等发展模式,养鹿业完全可以成为致富一方百姓的好产业.
6.6 打造产业链
随着信息和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现代产业更加注重上下游资源的整合和产业链的打造.养鹿业可以与当地文化、旅游、医药、养生、生态等产业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产业链,带动地方经济全方位的发展.
总之,在政策的引导扶持下,实现梅花鹿养殖的科学化、产业化、互联网化,打造陕西自己的鹿产品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陕西鹿业发展的最佳策略,陕西鹿业的发展之路前景光明,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