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翻转课堂的评价体系实践
2018-02-24吴欣
吴 欣
(浙江工商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翻转课堂”这一概念可以回溯至2007年,最初是由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两位化学教师提出,旨在通过视频录制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逐渐成为“课前在家里听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做作业(实验)”[1]的这一与传统教学习惯相“颠倒”的新型模式。同时,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在2006年创立了非营利性在线视频教育网站“可汗学院”,推进了“翻转课堂”的推广和发展。2011年,慕课风潮席卷全球,在线学习的互动方式,改善了以往网络课程中学生只能被动观看视频的核心弊端,推进了“翻转课堂”的日益完善。因此,“翻转课堂”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下的必然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
“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汉语当作第二语言的教学。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强势来袭,外国人越来越多地选择中文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孔子学院”更是在世界各地“开花”,而“对外汉语教师”在全世界范围内仍存在巨大的缺口。“对外汉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中文系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人才。“传统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师生缺乏互动、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翻转课堂’的实现不仅帮助学生增加了教学实践的机会,同时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2]笔者一直在中文系开设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全方位自主评价体系。这一全方位的自主评价体系在实行的过程中推进实现了形成性评价。接下来,笔者将从“翻转课堂”的内容选择,全方位评价机制的内容,以及如何在全方位自主评价机制中体现形成性评价等几个方面来逐一论述。
一、“翻转课堂”内容的选择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布置作业,安排考试测评。“翻转课堂”则颠覆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变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师则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监督者。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实现接受知识、完成测试、师生互动、生生讨论等多个环节,从而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因此,成功实现“翻转课堂”的前提就是要明确哪些知识内容可以实现翻转即线上教学,哪些内容需要线下讲授。
(一)知识点与兴趣点的合理分布
有些教师认为“翻转课堂”就是过去的网络在线开放课程,因此在视频录制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仍然是“一言堂”的视频方式。这其实又回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的“翻转课堂”,笔者在知识点的讲授视频结束后,都会通过实例讨论、点评等方式要求学生在线上与教师进行互动,其实也就是学习效果的反馈。在这种互动中,教师会大致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可以即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接下来的教学设计。
教师在安排知识点的时候,还要关注知识点与兴趣点的结合。有些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的线上教学内容枯燥无聊,课程设置较为死板,趣味性和灵活性不足,不利于提高学习兴趣。”[3]学生产生这种观点的原因正是因为教师忽略了知识点与兴趣点的结合,并未真正理解“翻转课堂”的实质,而只是简单地趋从于形式的相似。
(二)学生的接受程度与知识点难易度的匹配
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们所受的基础教育不同,对于知识概念的接受与认知也有不同。我们在实施翻转的时候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考虑知识点难易度的设置。在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中,笔者的中文班就分为两类,其一为全日制本科学生,其二为专升本的学生。这两类学生的特点就截然不同,前者受过专业的语言学训练,语言学基础好,接受能力强;后者学科庞杂,语言学基础薄弱。对于这两种不同的学生,我们在“翻转”时,就要注意他们的不同特点,同时匹配不同难度的知识点。这样学生才能都较为快速地掌握知识点,建立起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对“翻转”这种教学模式产生兴趣。
二、全方位自主评价体系的内容
笔者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翻转课堂”后,这一课程的成绩由五部分构成[4],在这五部分中,第四部分正是学生的自主评价体系,占本课程总分的40%。学生的自主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学生的课堂教学实践并为指定学生进行打分。对外汉语教学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两个方面。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现在可以通过在线出题的方式考察学习效果。实践部分其实最能全面地展现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笔者在实现翻转课堂后,加入了学生的自主评价,也就是对进行实践教学的学生进行评价和打分。
2.自我评定与打分。实现翻转课堂后,教师会将所有教学实践的视频(包括老师的示范视频和学生实践视频)上传到校内指定的课程学习网站,学生可以观看自己的视频,同时还要对自己的教学视频进行评价和打分,并细化得分项。
3.小组的讨论与小组评定。在翻转课堂后,小组要进行最终讨论和组内评定。教师一般会留出4个课时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及评定,让每一组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心得,然后选出班级中教学实践得分最高的一位同学。
三、通过“翻转课堂”在全方位自主评价体系中推进形成性评价
教育领域中对形成性评价定义中,主要侧重在两个目的:一个是关注教学的改进,另一个是关注促进学生的学习。Black Wiliam认为“形成性评价是指所有由教师或学生进行的活动,并以这些活动提供的信息作为反馈去修正他们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5]。Popham认为“形成性评价是一个有计划的过程, 教师用由评价获得的学生状态证据来调整正在进行的教学进程,学生用来调整自己当下的学习策略”[6]。由此可以这样认为:形成性评价是教师通过有效收集信息并正确使用有效度反馈,改进教师教学,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的课堂即时评价。
(一)翻转课堂和全方位自主评价体系实现了课堂角色的重新定位
通过线上教学、线上互动、小组讨论等翻转形式,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老师成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从而实现了角色的重新定位。根据学习金字塔的模型,这种角色定位才是有效课堂及教学模式应有的正确定位。同时,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全方位自主评价体系的建立,教师和学生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也实现了各自的角色。教师的角色是对整个评价的引领,例如:组织学生的教学实践、指定评价人、组织学生分组点评及讨论等等。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再是被动评价客体,例如:学生变成了“教师”,全方位进行授课评价;学生组成互评小组进行讨论,最后给出评价结论和参考分数;被打分者可以现场回答,说明自己课程内容的设置。学生高效参与全程教学过程,并且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将会有效度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正向性的课程效度累加。
(二)全方位自主评价体系实现了师生间信息的有效互换
师生间信息的互换和交流是支撑评价体系的核心。对外汉语教学通过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以及自主评价体系实现了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中学习效果的全面掌握。学生通过对教学实践的互评、自评、小组评等多种形式展现了他们对不同教学目标和课型的掌握情况。每个同学在给教学实践的同学进行点评时,需要他们将课堂中原有的教学理论经过转换运用至课程实践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积累多种知识、大量阅读、深刻思考、流利表达等等多个环节。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他们线上学习、线下参与、课后专研。这就无形延长了课程的学习时间,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综合获得。教师通过这些教学反馈可以为每个不同的学生提供最具有针对性的辅导和个性化训练。例如:教师通过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环节可以知晓他们教学目标是否可行,教学方法是否完善,教学内容是否充实等细致环节,这是一般的教学活动无法达到的。同时,学生给教师提供的信息可以成为辅助教师修改教学,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提供行动依据。笔者在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中,每一个学生都会进行课程录像,然后将视频制作完成后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用以互相学习和讨论。教师会根据学生的长处和短板重新思考翻转内容与方式,使这门课程持续呈现叠加的正态效应。
(三)全方位自主评价体系帮助学生完成自身学习的建构
形成性评价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老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距离成功学习的标准,明确学习差距,同时辅助学生建构自己的学习体系。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学生的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反馈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具有描述性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学习中的瓶颈,然后用激励的手段帮助学生从现有水平向更为复杂的专业知识的方向迈进。老师更需要帮助学生建构适用于他们自己的学习体系,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
四、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上包括多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内容,需要讲授的理论较多。情景模拟教学实践是学生获得能力,同时又避免纸上谈兵的最好方式。笔者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将理论讲授与教学实践实现合理分配,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笔者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全方位自主评价体系。以往的终结性评价大都在于评价学生的水平,而不在于指导学生的进步。全方位自主评价体系不仅对于课堂角色的重新定位、师生之间的有效信息互换,而且对于建构学生学习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要我们进一步推进教学评价多元化和科学化,进而实现由评价驱动教学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