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乡土资源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18-02-24李浩平
李浩平
(重庆市潼南区文星小学校)
一、充分利用乡村学校的地域优势,开发乡土资源
乡村小学教学资源匮乏,放大镜、试管、培养皿等教学设备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无法提供科学实验平台,使得科学的教学活动开展有一定程度的困难。但乡村学校由于农村特殊的地理环境,乡土资源无处不在,充分利用乡村学校的地理优势,开发乡土资源,使其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能发挥充分的作用,能为小学科学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作为乡土资源开发主体,教师可以从农村当地的生物资源、自然资源等方面着手。
1.开发乡土生物资源
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乡村学校的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找到实践场所:山间、菜地、花圃、水库;可以随时随地找到实践对象:各种家禽、鸟类、鱼类、两栖动物,以及野生动物如狐狸、貛子、山兔等。农村当地的生物资源在三年级上册的《植物》《动物》,三年级下册的《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等单元中被充分挖掘运用。乡村动植物资源丰富,使得乡村教师的科学教学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2.开发乡土自然资源
教师可把自然资源作为科学课程中自然教学的部分进行深入讲解,在课程和实验中渗透给学生,并带学生到大自然中感受观察,作为科学教学的第二课堂。如,在《河流对土地的作用》一课中,可将学生带去河边,让学生推测河流何处流速快、何处流速慢、何处会有侵蚀、何处会有沉积,现场教学让学生明白河流是流水侵蚀土地形成的,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风化、侵蚀、沉积等作用对人类有利有弊,从而让学生认识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
二、增强师生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开展课外实践
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主体作用,是连接学校、学生、家长的关键人物。教师的能力和专业素养决定着乡土资源开发水平的高低,所以教师应具备开发意识,不断提高开发技能。
1.树立乡土资源开发和创新意识
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教师的创新意识与专业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应具备多元化的课程资源观,这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只有具备了正确的课程资源观、较强的责任心和开拓精神,教师才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才能对乡土资源的利用做到全面、准确、充分。科学教材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科学的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有意识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立足于本校、本地区的乡土资源,结合实际情况大胆尝试,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完善并丰富乡土资源的开发。
2.不断提高乡土资源开发技能
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它们为科学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面对各种各样的乡土资源,作为教师,要能够多维度地挖掘其中的价值,对乡土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筛选、归类和分配,使其适用于教学的实际需求,使乡土课程资源进入学生科学学习的领域并发挥效果,并对开发的最终成效进行客观评估。
三、学校下放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权力,建立保障制度
1.建立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保障
部分乡村学校的领导班子缺少创新意识,只希望学生不出安全事故,在教学中不出现差错,致使他们要求教师中规中矩地呆在课堂授课,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期教学计划。这样的管理政策会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行为形成一定的干涉,影响到善于利用其他资源的科学教师,限制了学生到户外参加科学实践的机会,还削减了科学教师开发乡土资源的动力。所以学校应将权力下放,为科学教师保留自主开发乡土课程资源的空间,这样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才可以顺畅进行。
2.完善人员配备,加强教师培训
乡村学校对科学这一科目重视不够,一线工作的科学教师编制紧张,是科学教师队伍薄弱的政策上的原因。要完善人员配备,就需要乡村学校领导转变思路,排除科学是“副科”的偏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把科学课程认真开展起来,而不只是停留在把课开全应付检查。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教师的管理,增加一线乡村教师的角色认同感,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锻炼的机会,让教师充分施展个人才华,认可科学教师在乡土资源开发上获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