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写出来才有“趣”
——作文教学浅谈
2018-02-24吕学自
吕学自
(临沂光耀实验学校,山东 临沂)
这就标志着作文教学要把对写作结果的关注转移到对写作过程的关注,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实施体验型作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态度、方法,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表情达意。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三个小”活动,让学生有趣说、有趣问、有趣写。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略谈一二。
一、鼓励学生做勤于动脑的“小问号”
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要把生活中的素材提炼为笔下的言语,并不是件简单的事,要勤于动脑,敢于体验。而勤于动脑的前提是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古人云,言为心声。文章是情感的抒发,文章是生活体验的积累,但学生往往缺乏的正是这一点。平常他们习惯于懒动脑,习惯于看“作文选”,说“空话”,写“假话”,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多人一面,毫无个性。这样一来,形成一种“文章怎样写,我说不出来,但可以‘写’出来”的恶性循环之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本着“写作本是生活的需要”的原则,要学生有事可想,有脑需动,有话要说,有情必抒。教学中,我小心地保护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多问“为什么?”在身边找“问号”,在脑子中画“问号”。比如,生活中的问题,学习中的问题,自然界的知识,社会上的现象等等,然后让学生把这些问题都带到课堂进行质疑、讨论,找出解决“问号”的答案。再让他们把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加工。这样,一篇篇小小的文章就已经在学生的手中形成。
如:我班有个同学,忽然间对同桌发生了兴趣,因为她从同桌的眼神之中发现了疑问,她在文章中这样写道:眼睛,玲玲的眼睛是双普通的眼睛;可是她那双似乎会说话的眼睛,平时的目光总是探来探去。但每当老师提问时,她总是把头埋得很低,好像不想让老师捉到她的视线,别的同学回答完问题后,她才会慢慢抬起头。当我的目光与她相遇时,她又急忙把视线转到一边。奇怪,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她怕老师提问到她?唉,玲玲的眼睛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捕捉学习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和有效的信息,达到了情感上的乐学和认知上的会学,激发了兴趣,较好地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在这种写作教学程序中,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一种主动的体验型作文形式,切实体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
二、启发学生做勤于观察的“小发现”
尊重学生认知特点,合理定排习作形式。这是新课改对我们的要求。从高年级开始,学生的抽象概念思维进入“敏感期”。在教学中应确定各种有趣的主题,鼓励学生突出自己的个性,写出个人的独特感受。因而,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要勤于观察,乐于探索,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要独具慧眼,要发挥“无中生有”的精神,因而,在教学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寻求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如,在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之后,有学生就在“新视野擂台”中提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但生活用水缺乏,如果你将来负责开发海岛,你会有怎样的开发计划?这个问题的提出,在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他们纷纷摆出自己的计划,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尽管他们的想法各不相同,有些可以说是离奇古怪,意想不到。可他们的热情很高,连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同学也都谈了自己的看法,这无形之中就锻炼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引导学生做谈天说地的“小能手”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宋朝朱熹曾说:“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这就能够达到出口成章的地步,可见语言文字训练是写作成功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应该体现在“读、思、议、说、品、悟直至到写”的循环之中。
为了让学生充分地把自己想到的、听到的、看到的真实地谈出来,从而达到“见于书,入于目,发于心,出于口”的目的。我在班中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开设了“谈天说地”十分钟活动,他们谈论的内容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既有学习中的、也有生活中的;有的是他们听来或在书中看到的,也有的是他们亲身经历的,从形式上看有的是演讲,有的是讲故事,有的是朗读,还有的是小幽默等,形式各异,丰富多彩。这样,他们在活动中就达到了勤于动口,乐于体验,不但积累了丰富的词汇,更是锻炼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每次的“谈天说地”过程中,要求学生说出真话,写出真事,抒发真情,把一些精彩的事例叙述下来,当作当日的练习笔记。这样,作文教学的训练项目就已经蕴含于其中,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切身体验中培养了自己独立作文的能力。
总之,作文教学的素材就像一种不竭的源泉,浸润在课堂、课间,蔓延在校内、校外,畅流在学习、生活的广大空间,学生具备了通过实践得来的体验,才感觉有“趣”,就为作文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切实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