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高中物理渗透德育教学

2018-02-24

新课程(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铁高中物理物理

俞 苍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实验中学,福建 厦门)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在鲁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挖掘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使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不仅能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知晓物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还能树立学习物理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核心素养,通过关注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核心素养,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身心发生积极、健康的变化。

例如,我在教授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2“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一课时,在上课之初,我先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大致内容如下:“第谷是一个人名,同学们,这个名字是不是听起来很特别?”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们纷纷点头,还有的学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说竟然有人姓第。此时我接着说道:“其实,这个名字不是中国人的名字,他的全名是第谷·布拉赫,是丹麦的一位天文学家和占星学家。”当我说到这里时,故意停顿了一下,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所讲的故事里,看来,故事教学加上问题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看到学生期待的眼神,我接着说道:“这个第谷不简单,他在1572年在仙后座中发现了一颗很亮的星,发现之后,他连续十几个月观察这颗星的运动变化过程,并用仪器进行定位,最终证实了这颗星是恒星,打破了过去人们的看法——‘恒星不变’的学说从此不攻自破,这颗恒星,后来又被叫做第谷星,是银河系一颗超新星。同学们,你们认为第谷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得出了答案,虽然说法不一,但都围绕第谷坚持不懈的精神而展开,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然后将他们分为了几个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去探究其他科学家如伽利略、开普勒、布鲁诺的故事,并找到其取得成功的原因,最后拿到课堂上进行展现。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先通过“突如其来”的问题,把学生从故事情境中拖拽出来,并以此为契机,渗透德育方面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然后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去探讨类似的问题,从而使德育贯穿到学生学习物理的始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通过物理研究和物理成果应用渗透德育

在人类发展史上,处处可见物理研究的轨迹。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处处可见物理成果的具体应用。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妨从物理成果应用着手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以此转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看法,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物理的价值所在,培养他们的物理品质。

例如,我在教授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速度和加速度”一课时,我就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则新闻,新闻内容为,在中共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国家领导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9000多公里增加到2万5千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的三分之二。在看到这则新闻时,每个学生脸上都洋溢着一种骄傲的神情,对中国高铁的发展充满憧憬与向往。在学生情绪高涨之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中国的高铁凝聚着一代代铁路人的辛勤与汗水,开拓和创新,我们作为青年一代,应该从这些铁路人身上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除此之外,他们身上还有一些宝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同学们,在听完这节课之后,想一想他们身上还有哪些宝贵品质?我们这节课结束时来进行分享。”这个问题抛出后,我就开始讲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由于在讲课之前我先预设了问题,因此,学生听起来格外认真。在本节课将要结束之时,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的学生说:“老一辈和新一辈铁路人身上均具有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有的学生说:“高铁中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等,如果高铁人不掌握丰富的物理知识,具备高超的物理实践技能,没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那么,便没有中国高铁的辉煌,更不会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看似造型简单的高铁,里面包含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总结,并适时地加以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总之,高中物理渗透德育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科学的策略,制定合理的教学流程,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理知识时,也能接受到德育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

猜你喜欢

高铁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铁会飞吗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人地百米建高铁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