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传统文化在地理教学中的体现
2018-02-24王燕
王 燕
(福建宁化一中,福建 三明)
地理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立德树人的价值观。同时,课堂中也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几千年前就有《诗经》,所以以诗歌、俗语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我们国家具有历史传承性。因此,地理教学中运用诗歌、俗语是一种必然,即把中国人深入骨髓的文化辅助地理价值观的塑造,对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一、关于地理的诗歌、俗语的时空性
不论是诗歌还是俗语,都是在某种特定的时空下形成的,因此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
1.地域性
我国一些诗歌、俗语多是在我国的地形、河流、气候等背景下形成。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诗句中,河流皆为“东去”,是因为我国三级阶梯的地势,整体都是西高东低,大河干流的流向主要是自西向东流。
2.季节性
温带一年四季比较典型,因此在长期的人类活动和历史总结中,这些关于地理的诗歌、俗语具有季节性特性。例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近清明时,太阳直射点过了赤道,向北运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加强,气温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适合瓜豆的播种。
诗歌和俗语产生于一定的地理环境下,受当时人类认识能力和技术条件的制约,对地理事物的阐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诗歌和俗语引用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切勿滥用。例如“南稻北麦”说的是我国南方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而我国秦岭淮河以北是小麦。但是,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作物品种的改良,我国东北北纬50°地区都有一定的水稻种植,而在东北平原地区更是成为东北大米的主要生产基地,产品商品率高,可供应全国。
二、诗歌、俗语在高中课堂体现立德树人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地理在各个不同层次的教育中都可能成为有活力、有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教学过程中需要达成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诗歌和俗语的辅助下,能够使地理课堂发光。
1.知识与技能
在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实施中,应该让诗歌、俗语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如在讲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可举例我国横断山脉,处于阶梯的交界处,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来探讨为何如此描述横断山脉。以小组谈论的形式,让学生各抒己见。横断山脉相对高差大,所以从山麓到山顶的气温变化较大,景观也相应地改变,体现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即“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又如在农业区位选择的章节,从因素角度分析包括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角度的思考方向,在答题过程中应该把握这些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本质上来看就是“因地制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诗歌、俗语中体现的地理知识,指导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锋面过境问题中,冷暖锋过境前、时、后某地的天气变化内容,引入“一场春雨一场暖”。北半球春季,中国东部受暖湿的东南季风的影响愈加显著,即暖气团势力越来越强,暖锋频繁。暖锋过境时,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带来大风,连续性地降水;过境后,城市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升高。因此出现“一场春雨一场暖”的现象。
再如热力环流是地理原理的基础,在讲解热力环流过程后,引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让学生思考“为何巴山夜雨多夜雨”。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查看“中国地形图”中巴蜀地区的地形,观察发现为盆地地形,让学生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多夜雨的原因。从示意图可知,由于夜间盆地上空降温较山地慢,使盆地温度高于山地,空气膨胀上升,山地降温快,空气下沉,形成热力环流。盆地附近的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这种用地理的视角理解中国的古诗词,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提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诗歌、俗语中表达的美好的意境和情感,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文字的魅力就是能够把具象的画面抽象得美不胜收。这句诗,把诗人本遗憾春天将逝、繁华落尽的遗憾,忽而转向对发现盛开桃花的惊喜。诗人细腻的情感,让我们也感同身受。为何这四月繁华落尽时,在山地的寺庙还有如此美景呢?学生此时对这个问题兴趣十足,探讨热烈,并能很好地用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来解释这种现象,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成功地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诗歌包含的地理原理,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地理,不就应该是带给人快乐的学科吗?